本報記者 龔夢澤
互聯網安全公司三六零(以下簡稱“360”)參與造車并不奇怪。縱觀這兩年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小米、華為、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早已加入了造車行列,“造不造車”目前已然成為國內互聯網大佬們必做的一道選擇題。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從幾年前開始,無論是中國、美國,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早已經以各種方式與汽車業發生聯系,而關于360決定造車的答案自然在意料之中——新能源給了中國汽車換道超車的機會,智能網聯、軟件定義汽車給了互聯網企業參與造車的機會。
問題在于,360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就被外界笑稱“掉隊”,而這次與哪吒汽車的合作在智能汽車時代能趕上大部隊嗎?
事實上,對于普通公眾來說,360和周鴻祎的知名度遠高于哪吒及其高管團隊。而在汽車圈,哪吒和CEO張勇的曝光度又遠遠低于蔚來、小鵬、理想三家,甚至于威馬、零跑這些與他銷量相當的第二梯隊成員。那么如此“弱弱聯合”的搭配,到底會中流擊水,彎道超車?還是最終只會淪為跟風創業的分母項或成功跨界故事的背景板呢?
再拾造車夢
主打汽車“安全”概念
自2016年360開始沉寂后,周鴻祎也似乎退隱江湖,再次見到他竟然是在2021年的上海車展上。
相比于外界對周鴻祎現身的意外,哪吒汽車方面對他的到來卻平靜得多。實際上,360與哪吒汽車方面接觸已有兩個月之久,周鴻祎曾帶團隊到哪吒汽車工廠調研和體驗汽車有關產品。
據記者了解,360造車的動念已有時日。早在6年前的2015年初,在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原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沈海寅就公開表示,奇虎360未來將把重點放在汽車相關的兩個領域著重發展——網絡安全和車聯網系統。
這期間,360與上汽合作造車傳聞一度甚囂塵上。但就在人們期待它們下一步的動作時,兩者的“緋聞”卻戛然而止。上汽集團旗下的榮威方面明確澄清了“榮威360”只是與車輛本身的開發理念有關,字里行間并無提到與360公司的合作。
然而,這并沒有澆滅360公司造車的熱情。靠安全殺毒軟件發家的360之后又瞄上了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系統。去年3月初,360發布了一款針對汽車網絡安全的防護產品——360汽車安全大腦。360官網則將“360安全大腦”定義為應對網絡攻擊的雷達預警系統。
時至今年兩會期間,周鴻祎更是公開呼吁要把網絡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能汽車的標配。他提出,智能汽車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攻擊者能對汽車實現遠程操控,包括遠程開車門、遠程啟動、遠程熄火等,嚴重威脅智能汽車安全駕駛。
一方面,周鴻祎所販賣的安全“焦慮”自有道理,另一方面似乎也從側面揭示了360入局造車的業務模式----即從系統切入,以TOB和TOG的形式服務汽車廠商。
投身風口
周鴻祎“疲憊”追風
曾經改變中國互聯網未來的6大力量“TABLES”(T騰訊、A阿里巴巴、B百度、L雷軍系、E周鴻祎系、S新浪和搜狐),如今只剩下“BAT”依然堅挺。曾和騰訊直接拼刺刀的“E”,無論是在資本市場還是在互聯網行業,都比以前遜色了許多。面對著移動互聯網大潮,360此前曾選擇布局手機業務。然而,與傳統廠商合作的所謂“特供機模式”,給360手機帶來很大的傷害。
2014年周鴻祎終于決心自己造手機,他先后兩次累計投資4.54億美元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但直到2016年,才調整好品牌關系,宣布360手機獨立發展。彼時的手機行業已經進入洗牌尾聲,華為、小米、OPPO坐穩了行業領軍者的位置,360因此錯失手機行業。
此后,盡管周鴻祎一直努力追趕年輕人的節奏模式和消費轉型,試圖打造新的C端爆款產品,如創建花椒直播、360游戲中心等,但多數嘗試都無疾而終。于是,兜兜轉轉的360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安全。2019年,360宣布啟動政企安全3.0戰略,正式進入政企領域。
作為近年來最大的風口,國內造車新勢力市值的“趕英超美”,小米宣布造車后的市值快速提升,讓周鴻祎看到再度回到聚光燈中心,重獲資本青睞的可能性。若能在智能汽車業務版圖上馳騁分食,將成為360短時期內能夠顯著改善處境的最佳躍遷機會。
“蔚來、小鵬、理想都上市了,所以我可以選擇的空間就很小。”周鴻祎言外之意,看中哪吒汽車,是因為可選的余地不多。周鴻祎表示,哪吒汽車更像是創業團隊,“傳統車廠可能不需要我,我也更愿意選擇創業公司”。面對外界提問,360為何選擇哪吒汽車時,周鴻祎給出如上回答。
智能網聯汽車既是數字化的先鋒,也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于是,在哪吒汽車不久前宣布啟動的30億元D輪融資中,360戰略出手領投,有意成為哪吒汽車的第二大股東。“從調研到最后決定投資一共僅花接近3個月的時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上述投資中,360既是財務投資人,也是戰略投資人。作為投資人,360將為哪吒汽車輸出360的安全系統。“360現在還在看其他的投資標的,不排除繼續投資的可能性”上述人士表示。
道阻且長
“360+哪吒”想象空間或有限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從之前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宣布造車的信息來看,他們的實現造車的方法大體分為兩派。其一是直接參與造車,比如“Allin”造車的小米,以及與傳統汽車制造商成立合資公司的百度、阿里。另一種則不直接參與造車,而是定位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比如嘴上咬死不造車的華為。
對比兩種產業路徑,從360目前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周鴻祎似乎更傾向于華為的打法。相比小米、百度、阿里的選擇與傳統汽車制造商合資成立公司,這一類模式中,一方有生產線、有市場積累,以及品牌和產品質量的背書;另一方則是從汽車軟件層面進行發力,最終獲得1+1>2的效果。不過第一種模式需要高額成本投入,也需要足夠的能力來承擔市場風險。
對于現在的360而言,它既缺少資金,也缺少承擔風險的能力。為此,周鴻祎的選擇便是入股造車新勢力,并定位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資料顯示,哪吒是繼威馬之后,第二家出身傳統車企、聯手互聯網公司的造車新勢力。這也成為360追趕互聯網出身的新勢力的最優路徑。但目前面對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資金遠遠不夠。新能源車企要深入核心技術研發、推陳出新車型、更新換代系統、實現擴產降本、完善產業配套、保障交互體驗、維系品牌形象等等,處處都是突出“缺錢”二字;其次,國際車企強勢電動車競品爭相搶占中國市場,將競爭推入新格局。特斯拉定位大眾化產品的Model3,伴隨著國產化率進一步加深,突破20萬乃至15萬元近在咫尺。盡管馬斯克稱降價針對的主要是燃油車,但近乎無差別的攻擊下,國內新能源車企難免內傷。除了特斯拉,老牌車企具有競爭力的量產電動車也集中在近兩年面世,一改被動局面。
可見,從產品角度看,對比還被量產上市死死卡住脖子的多數新能源車企來說,哪吒的成績配的上一句夸贊。但與國際大廠和國內頭部幾家車企相比,哪吒汽車無論銷量還是技術儲備還存在較大差距。
從軟件安全出發,不可否認,從安全角度切入,是360在造車領域藍海轉紅時切入的一個不錯角度。但是僅僅是作為第三方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被研發實力同樣不弱的大廠所取代----尤其是百度、阿里、華為等均進入汽車賽道之后。
“手機行業里華為果斷放棄合作造機才得以迅速崛起;小米壯大的關鍵也是互聯網加硬件兩條腿走路。”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對記者表示,如今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和小鵬哪怕斥重金展開研發,也未與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展開深度合作。所以不看好互聯網公司與車企的深度合作。在其看來,與其滿世界找合作,不如結合自身的技術實力帶來差異化產品來的實在。
(編輯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