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6月6日,在“全國放魚日”這一天,湖南省35個縣(市、區)共同開展同步放魚活動,向天然水域投放魚苗魚種共1.35億尾。這是自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長江十年禁漁計劃》以來,湖南省積極響應,由相關部門牽頭,群眾自發參與的又一重要活動。隨著長江流域禁漁工作展開,長年從事漁業捕撈的漁民紛紛“洗腳上岸”,成為“洗腳漁民”,他們的生活究竟怎么樣了?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了解到,為妥善安置“洗腳漁民”,讓他們在離開漁業捕撈后掌握一技之長,找到穩定工作,湖南上市公司采取了多種措施積極配合政府政策。隆平高科大力提倡蝦稻共作、漁稻共作,幫助“洗腳漁民”開發副業。大湖股份吸納“洗腳漁民”成為漁場員工,解決就業問題。岳陽林紙轉變“洗腳漁民”身份為種樹工、護林人,將宜林島嶼變為點綴在長江流域中的顆顆綠色明珠。
湖南全省大放養支持禁漁計劃
6月6日,湖南長沙市民在長沙橘子洲公園參與放魚活動,現場向湘江放流魚種約8032萬尾。此前,湖南益陽啟動“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共建生態文明益陽”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赫山區漁政碼頭共向資江水域投放優質魚苗400萬尾。
全國放魚日長沙市民積極放養魚苗魚種(供圖: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湖南農業大學水產系副教授、水生生物學博士許寶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我們的統計來看,青、草、鰱、鳙四大家魚曾是長江里最多的經濟魚類,如今資源量已大幅萎縮,當前的種苗發生量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產卵量從最高1200億尾降至最低不足10億尾。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資源已經嚴重衰退,酷漁濫捕是破壞水生生物資源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竭澤而漁,最終形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實施長期禁漁計劃,定期沿江放養魚苗,方能還子孫后代一個魚豐水碧的長江。”
近年來,湖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執行禁漁期、禁漁區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不斷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省內水域生物種群得到有效修復,水域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湖南全力推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漁民身份精準識別、漁船網具回收拆解、退捕漁民生計保障等重點工作已全面完成,漁業漁政綜合執法監管、智慧漁政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社會氛圍已初步形成。
執法隊在長江巡視禁捕效果(供圖: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5月中旬,湖南湖北聯合對長江岸線163公里共管水域進行巡航,檢查全面禁捕退捕以后的禁捕效果。湖南岳陽市農業農村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熊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了全面鞏固禁捕成果,我們將常年加強執法合作,通過聯合執法確保‘禁得住,不反彈’,守護好一江碧水。”
漁民“洗腳上岸”獲多方鼎力支持
十年禁漁計劃開展一年多,對于長年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又產生了哪些影響?“洗腳上岸”就地安置的漁民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為此,《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部分地區。
時值夏日,令長沙人民胃口大開的麻辣小龍蝦已面市多日。這些肥美的小龍蝦,有一部分就來自于“洗腳漁民”的稻田。在禁漁區域的湖南道縣,全縣及周邊地區共實現“稻蝦共作”面積3000多畝,指導縣內外養殖基地、養殖大戶300多戶,不僅使“上岸”漁民得到有效安置,還使當地80多個困難戶走上致富路。隆平高科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聯合湖南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為‘洗腳上岸’的漁民提供了優選稻種等服務,開設專門課程講解稻田綜合種養的原理和技術,手把手教漁民們怎樣選擇養殖模式,怎樣挑選養殖品種,如何挖溝防逃,如何放網防鳥。經過一年多的培訓和摸索,漁民們都已經熟練掌握了蝦稻共作、魚稻共作的相關技能。”
漁民在稻田中查看小龍蝦生長情況(供圖:隆平高科)
洞庭湖作為禁漁禁捕的重點區域,部分漁民轉戰水產養殖行業,成為了“洗腳上岸”后的新漁民。大湖股份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我們把上岸漁民安排在合適的養殖崗位上,實現漁民‘離水不離故鄉,離水不離本行’。許多漁民是夫妻檔,我們安排壯勞力在養殖場工作,安排婦女在加工廠、包裝廠從事輕體力勞動,孩子就近安排在學校讀書上學。一家人既能妥善安置,又能方便團聚,還在自己熟悉的家鄉做自己熟悉的工作。”
同在洞庭湖區的岳陽林紙也妥善安置了不少漁民,并把漁民轉化為護林工和種樹人。岳陽林紙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禁漁期之前,我們已經安置了不少漁民,經培訓后成為合格的護林人和種樹工。洞庭湖及長江沿岸分布有大量適宜種樹的島嶼和灘涂,我們向上岸漁民提供了合適樹種和指導服務,幫助他們綠化島嶼支持長江生態修復工作。宜林島嶼的綠化不僅能提供工業原料,也有利于飛禽候鳥棲息,更有利于鞏固岸坡防止崩落,可謂是一舉多得。將來的長江流域必然會點綴起顆顆綠色的生態明珠。”
南來的候鳥飛落在島嶼的樹冠上(供圖:岳陽林紙)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