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蘭雪慶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這是“常州三杰”之一革命先驅瞿秋白生前寫下的著名詩句。“常州三杰”被稱為百年前的“95后”,其永遠年輕、永遠朝氣蓬勃的紅色基因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位于江蘇常州的天合光伏產業園,行政樓西側的“夢想與創新天合光能展示中心”幾個大字格外耀眼。在這里,一幅關于天合光伏宏偉藍圖的畫卷迎面展開。
作為國內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光伏智慧能源企業,天合光能在2020年上市首年即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在國內名列前茅。
天合光能黨委書記張建坤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了天合光能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的發展歷程,他表示,“從起初的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展翅高飛,天合光能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在積極倡導清潔能源和推廣光伏應用的同時,著眼打造‘低碳’關系鏈,為全球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為早日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把黨徽掛在專利證書上
1999年,天合光能建成中國首個太陽能光伏建筑“陽光小屋”,并在北京申奧專題片中亮相。2003年,天合光能參與“西部光明工程”,在中國西部地區建設了40座光伏電站。2008年,天合光能建設公司所屬的光伏產業園;4年后,天合“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常州總部落成。如今,無數科研人才從這個實驗室里走出來,把創新研發成果帶給世界。
在天合光能夢想與創新展示中心的長廊里,一面專利墻上,整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彰顯著天合光能深耕光伏產業二十余年的智慧結晶。
張建坤指著其中一幅證書鄭重地說:“在天合,凡是黨員取得的專利證書,左上角都會掛著一枚紅色的黨徽。你們數數看,這樣的證書有多少。”
在光伏電池研發方面,天合光能黨員骨干陳達明博士主導的N型高效電池項目,在實驗室取得了24.58%的單晶TOPCon太陽電池,具備24%以上平均電池效率的批量能力。
在智能跟蹤技術研發方面,擔任智能產品線主任工程師的黨員骨干孫凱博士,率領團隊創新性地開發了SuperTrack智能跟蹤技術,經第三方認證,SuperTrack累積發電增益3.08%,達到業內規模化應用的領先水平。
在設備開發方面,擔任電池設備高級經理的黨員丁志強所負責的設備團隊,成功研發出多類型設備,預計共計節約設備投資600余萬元。
在光伏組件研發方面,擔任組件技術總工程師、黨委紀檢委員的徐建美,帶領團隊率先開發出雙玻組件和MBB多主柵組件并實現量產化;擔任七支部書記的張舒負責210組件產品開發,她先后帶領團隊為公司創造7次高效組件的世界紀錄。
迄今為止,天合光能有79名獲得博士及碩士學歷的高精尖人才,其中黨員骨干39人;天合參與了99項光伏標準制定,30項國際及國際組織的標準制定,其中黨員參與度高達98%。此外,公司申請專利數量多達2000余件,其中黨員申請專利數量為570余件。
談及公司黨員骨干帶頭“沖鋒”的科研攻關模式,張建坤自豪地告訴記者:“天合黨委緊扣企業發展目標,打造出由黨員骨干為領頭雁的科研創新矩陣。目前,公司所有的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均由黨員骨干帶頭沖鋒、攻堅克難,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智慧五聯”黨建工作法
除了在人才端、研發端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外,如何用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如何將黨建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在天合光能任職多年的張建坤感觸良多。
“通過不斷地提煉、創新,天合黨委融合‘奧運五環’奮斗精神,獨創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智慧五聯’黨建工作法。”張建坤說,天合的五聯即“黨企聯心,黨群聯合,思想聯學,品牌聯創,組織聯建”,把黨的建設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層級。
在組織聯建環節,作為光伏能源互聯網行業領頭羊,天合光能在牽頭發起“600W+產品創新開放生態聯盟”的同時,也在構建以“天合引領多元融創共贏未來”為主題的光伏黨建聯盟。
“天合黨建聯盟”以天合光能黨委為核心,以合作伙伴為重點,有機聯結各領域黨組織,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合作共贏”的系統和整體建設。
“我們與政府部門、光伏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組織等20余家合作單位的黨組織建立了統籌共建關系,圍繞核心工作、黨建學習、業務資源等開展活動。”張建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在天合光能黨委副書記林艷看來,黨委共建活動不僅能使聯盟單位打破條塊壁壘,相互學習,因地制宜創特色,還可以實現資源高效融合,助推企業經營,引領企業多元化融合發展。比如,天合通過與中國銀行、中國郵政的共建交流,除了加強黨組織的核心凝聚力,還能有效為企業的資金授信、產品運輸環節帶來資源優勢;而與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建,則能更直觀地促進雙方業務往來,為公司經營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
對光伏黨建聯盟的未來,張建坤充滿自信:“構建光伏黨建聯盟,將增強黨建樞紐的集群效應,擴大輻射范圍。通過聯盟各成員單位黨組織的黨建資源共享、優勢融匯互補,將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提升業務黏性,推動黨建工作與核心工作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形成黨建與業務發展雙融合、雙提升的新格局。”
把握“十四五”發展機遇
經過二十余年風霜洗禮,天合光能當初在“陽光小屋”埋下的光伏種子,如今已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自公司去年6月10日成功登陸科創板以來,天合光能進入了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公司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等三大板塊業務不斷開拓創新,其中光伏組件產品制造與銷售業務持續領先,光伏組件產品去年營收達220.53億元,同比上漲34.51%。
目前,天合光能在宿遷、鹽城、義烏、常州等生產制造基地布局,多個產能項目已開工并順利投產。據介紹,2021年度全公司組件產能將達50GW,行業最領先的210至尊組件產能達40GW,規模優勢再度提升。
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黨員作為技術骨干,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2019年,天合光能決定在宿遷基地新建10GW電池項目,以保持產品的市場優勢。電池作為光伏組件的重要主材,其技術選型、成本競爭、產品規劃都對組件產品市場競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負責Capex投資及預算管理的研究員戴亞錦是一名黨員,她通過努力將壓力轉化為強勁動力。在規劃初期,她和所在團隊與制造&PM部門通力協作,建立多種電池&組件成本模型,通過不斷的優化更新,最終測算出成本目標,協助公司向行業領先地位邁進。
談及這個項目的測算過程,戴亞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每次接到項目測算任務,都覺得責任重大,每一項決策都影響著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會對每一個因素做反復確認,力求數據的客觀真實,給決策者提供客觀公正的測算結果。”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光伏行業的巨大發展機遇,天合光能也對自身發展戰略做出新的規劃。“除了提前布局市場領先的210大尺寸組件產品、積極擴大產能、鏈接協同上下游加快新產品市場端應用外,公司將同步開展與上游供應鏈深度戰略合資合作,在穩定供應價格、保障供應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資源,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在新電池技術方面,公司將充分研發探索、儲備技術能力,致力于打造核心技術壁壘,進一步創新引領行業。”張建坤表示。
張建坤強調,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個“長坡賽道”,以光伏為主力的清潔能源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光伏全面進入平價時代,光伏發電已充分具備市場競爭力。據此,天合光能將繼續同步布局儲能系統、氫能、能源物聯網技術等,降本增效、構建壁壘,提升盈利能力,為打造無碳新能源體系奠定基礎,并為營造更健康的行業生態做出貢獻。
面對國內外市場新的挑戰,張建坤信心滿滿:“在這場新的變革與攻堅克難中,公司黨委將持續從‘強化責任,扛起攻堅克難的重任;明確目標,項目推進精準施策;挖掘典型,弘揚紅色正能量’三大模塊來執行,結合黨員主導或參與的公司重點項目,分層分級細化任務指標,確保任務完成。同時,積極發揮以黨建為核心的‘聚合’作用,使黨建助力重點項目攻堅,助推企業智慧能源創新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