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6月17日,中國第一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迎來第一批人類“訪客”,未來天和核心艙內將開展各項空間科學實驗。而永新光學研發制造的我國首臺微重力太空顯微實驗儀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空間站各項技術研究提供支持。
永新光學總經理毛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這些年公司一直默默踐行屬于自己的責任,積極投身高端光學儀器領域。助力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當時現場畫面傳來,公司研制的儀器就在五星紅旗覆蓋的地方。”毛磊自豪地說道:“此次制造我國首臺微重力太空顯微實驗儀,對公司意義重大,一方面證明了公司具備承接國家高端項目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對該項目的研究,公司也進一步提升了在高端顯微鏡制造領域的技術水平。”
事實上,永新光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高端顯微鏡制造能力的企業。公司通過自主研發以及產學合作研發,掌握了超分辨顯微系統的大數值孔徑物鏡、高性能熒光濾光片等核心部件設計與制備技術,完成FSED超分辨顯微系統樣機制造。
公司先后承擔“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星載光學鏡頭的制造,并參與“鵲橋”號中繼星光學相機鏡頭的制造。
毛磊告訴記者:“公司從2016年起受到委任進行微重力太空顯微實驗儀的研發,歷經5年,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不同于星載光學鏡頭,這臺儀器是一個復雜裝置。除了設備基礎要求更高外,顯微實驗儀所有核心部件皆分拆打包在箱體內由宇航員在太空中進行裝配,所以還要考慮到設備防震,對公司來說是新的挑戰。設備組裝完成需要二十多個步驟,所以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后公司安排了副總工程師隨時待命提供技術支持。”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每次航天技術進步的一小步就是我國工業制造發展進步的一大步,超清/超輕/超強/超薄新材料、多功能新裝備、高效率新能源等都體現了我國近些年制造業的發展、驗證了產業升級水平。”
祁海珅認為:“永新光學作為顯微鏡、特殊鏡頭龍頭企業,其產品也非常適合我國制造業升級帶來的智能制造產業多元化發展,包括自動駕駛高清車載應用、5G工業化遠程控制和機器視覺、AR/VR等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能帶動配套組合件、模組組件產業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永新光學已制定了未來2021-2025年的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五五五”發展戰略目標。計劃通過5年時間,實現5倍產值規模和5倍人均效率。公司以光學儀器及光學元組件為兩大核心業務板塊,通過高端突破、品牌成長、資本運作三種發展路徑,實現企業快速增長。
尤其是光學儀器方面,毛磊透露:“公司以共聚焦顯微鏡為代表的高端顯微設備,已進入商業使用階段,將于近期完成首臺套銷售。”
(編輯 上官夢露)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