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是黨員,我就要在生產一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全國勞動模范、首鋼股份優秀黨員代表、首鋼股份大工匠郭玉明堅定地說。
郭玉明今年55歲,從1986年自首鋼技校畢業以來,就一直堅守在煉鋼生產現場,從爐前工做到了煉鋼工,又做到了煉鋼作業長。35年來,郭玉明為鋼鐵事業奉獻了人生中最精彩的年華,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難題,甚至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長期在煉鋼一線,郭玉明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門“絕活”:1700攝氏度的鋼水,根據火焰亮度、火苗長短和形狀就能判斷出溫度,誤差不超過5攝氏度;根據鋼水在接觸氧時彈跳分叉的濃度可以直接判斷出鋼水的含碳量。而鋼水溫度和鋼水含碳量是決定出鋼的兩個必要條件。
“我們過去就是經驗煉鋼,我在跟著師傅干活的時候,不僅僅是眼睛看,腦子里也會琢磨,所以學得很快。”郭玉明說。由于聰明好學,他所在班的煉鋼日產量、年產量一次次打破紀錄。1991年,郭玉明加入黨組織。1992年起,他連續十年被評為首鋼勞動模范和優秀黨員;1995年,成為最年輕的全國勞動模范。
2004年,根據北京市規劃,首鋼啟動大規模搬遷,郭玉明是第一批前往位于河北唐山的首鋼遷安公司的開拓者。彼時,首鋼開啟了從經驗煉鋼到自動化煉鋼的轉型,也開啟了從長材到板材的高端化轉型。
高端鋼材對鋼水的潔凈度要求非常高,而在轉型過程中,首鋼面臨著“轉爐終點碳氧積隨爐齡增加而逐漸升高”這一難題。2014年,公司決定由郭玉明掛帥,帶頭進行轉爐復吹技術攻關。
接到任務后,郭玉明每天盯在煉鋼現場,和團隊的同事們摸爬滾打在一線,24小時動態管理轉爐爐況。“現在我們已經積累了超過15萬條爐況動態信息,做到了轉爐復吹的動態管理。”郭玉明說,這樣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幾年,即使是春節也沒有停過。
而正是經過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郭玉明和團隊對轉爐進行反復試驗調整,總結出了最佳模式,有效提升了復吹質量。2016年7月24日,首鋼股份煉鋼作業部1號轉爐“服役”1年零22天、冶煉6543爐后停爐,實現了全爐役復吹比100%,全爐役碳氧積0.00213。這創造了首鋼煉鋼歷史新紀錄,使首鋼轉爐煉鋼的復吹工藝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此后,首鋼全爐役碳氧積一次次打破紀錄,2017年創出0.00188的歷史性記錄;2020年10月份,2號轉爐創出了0.00148的紀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復吹攻關從根本上為首鋼高端品種鋼的質量控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經過核算,一個轉爐一年就能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00萬元以上。為此,首鋼股份公司1號轉爐被命名為“郭玉明爐”。
“這一次攻關,我們徹底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助力產品升級,這是大家多年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離不開黨組織和領導的支持。”郭玉明說。
如今,郭玉明成為“郭玉明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他想把畢生所學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如今通過激光檢測就能判斷爐況,郭玉明坦言,經驗在煉鋼中所占的比重在降低,但這也正說明了我國鋼鐵工業的進步。“一開始我不相信機器檢測的數據,但現在越來越相信了,科技的力量太強大了。過去是經驗煉鋼,現在是自動化煉鋼、科技煉鋼,我相信隨著5G發展,在未來一定會實現智能煉鋼。”
郭玉明對記者說:“現在我國是鋼鐵大國,但還不是鋼鐵強國,我們要成為鋼鐵強國,就得依靠創新和科技進步,我會帶領工作室的同志們,在黨委領導下,在創新道路上永不停歇,推動我國煉鋼技術不斷往前走!”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