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李喬宇
“身為黨員,就是要沖到最前面。”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股份”)黨員活動室里,黨委書記蔣昕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創建于1950年的國藥股份見證了多個歷史性時刻,完成了黨交給的一項項重要任務。
在這間精心布置的黨員活動室,正對門口的“宣誓墻”上寫有入黨誓詞。另一邊的“榮譽墻”則擺滿了榮譽牌匾,記載著一代代國藥人艱苦奮斗的歷程和國藥股份傳承至今的“紅色基因”。
“我們很珍惜這些榮譽。”蔣昕微笑著告訴記者,“前陣子搬家,我們不舍得讓搬家公司搬運這些牌匾,都是自己搬過來的。贏得這些榮譽特別不容易,靠的是幾代人不計回報的‘犧牲’和努力。”
重溫“烽火記憶”
1950年8月1日,國藥股份的前身——中國醫藥公司正式成立。也是在那一年,朝鮮戰爭爆發。
在那個關鍵時刻,就職于軍區藥材站的趙維德接到命令,要提前把醫藥物資送到前線。年僅20歲的他脫下軍裝,與3位同志一起著便裝提前進入朝鮮。1950年10月份到1953年7月份,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33個月。趙維德和他的同伴先后4次在工作中遭遇敵機轟炸,在生死邊緣圓滿完成了任務。
戰爭結束后,趙維德響應黨的號召繼續留在朝鮮幫助重建,直到1957年8月份回國。1978年,他轉業到中國醫藥公司。此后20余年,他一直從事藥材工作,默默耕耘、辛勤奉獻。2020年,趙維德與世長辭,國藥股份方面撰文悼念,寫下了這句評價——“他用一生詮釋了信仰和初心”。
“趙維德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國藥的很多同事都聽過他在抗美援朝期間的故事。”蔣昕回憶說,“他的故事我們會世世代代地傳下去。”
國藥股份從來不缺少感人至深的故事。1960年2月份,中國醫藥公司北京采購供應站(國藥股份全資子公司國藥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前身)下屬北京新特藥品公司接到通知,山西省平陸縣61名人員發生食物中毒,急需1000支“二巰基丙醇”。
在交通、信息技術尚不發達的當時,短時間內實現某種稀有藥品的大量供給絕非易事。“當地醫護人員嘗試了多種救人方式,但全部無效,全國上下都在找藥。北京新特藥品公司積極行動,最后發現在公司的小庫房里有這個藥。”蔣昕告訴記者,當時,“二巰基丙醇”已經實現國產化自主生產,并因實現量產供應而身價下降,從特種藥品降為普通藥品,正準備由特藥商店發往各地普通醫藥公司銷售。
這個事跡后來被寫成《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還被拍成了電影廣為流傳,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蔣昕告訴記者,目前,國藥股份所屬國控北京仍在山西省平陸縣開展幫扶活動,為平陸縣送醫送藥,解決實際困難。
“無論是抗美援朝作戰,還是營救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我們都在醫藥領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蔣昕說,“身為央企,我們就是靠著這些紅色故事背后的精神發展至今,我們要繼續挖掘企業的紅色歷史,將這種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沖在抗疫一線
2020年春節,公司經歷了壓力最大的時刻。“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到了極限。”回憶起那時的情況,蔣昕向記者坦言。
疫情暴發后,國藥集團承擔著中央藥資儲備任務,直接對接湖北武漢。“那時候工廠放假全部關門,很多員工也都回家過年了,藥品運輸面臨著人力物資雙不足的難題。”蔣昕告訴記者,得到消息后,很多員工自發退掉了千辛萬苦買到的春運火車票,立刻投入戰斗,根本不計個人得失。運輸車輛不足就動用私家車,有的甚至找親戚朋友借車完成物資運輸工作。
“現在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參與抗疫的國藥股份北京直銷中心醫院銷售一部總監、國藥股份本部第四黨支部書記常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國家鼓勵人們減少外出避免聚集,而國藥股份的員工們奔走的地方恰恰是疫情最為嚴重的醫療機構。“黨員也是人,心里也害怕。但當時顧不上這么多了,要堅持完成任務。”
常濤向記者表示,“業務員很辛苦,即便晚上能夠下班回家,孩子也都睡了。白天忙的時候,電話打過來根本沒時間接聽。那時候很多同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給孩子打個電話。”
國藥集團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獲得者、國藥控股北京天星普信生物醫藥有限公司90后青年職工代表董媛媛,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普通的物流部養護員,抗疫期間她勇于擔當,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通過各種渠道協助物流部購買防疫物資;全力組織庫區消毒,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配合部門做好外來人員管控;參與制定物流部防控應急預案,向同事分發口罩等防護物資,并主動承擔起未返崗同事的工作職責。她堅守工作一線62天,詮釋了90后國藥新青年的責任擔當。
蔣昕告訴記者,“公司盡最大努力提供防護措施以保證員工安全;黨員自己沖在前面,給群眾做表率。這些工作說起來平凡,但是做起來不容易。在最艱難的時候,大家互相鼓勵,以黨支部為堡壘,充分發揮凝聚力和帶動力。”
國藥股份的黨員精神感染著更多的人,公司每年都會涌現出很多入黨積極分子。今年以來,蔣昕手里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入黨申請書已達數十份。
奔向千億元規模
2020年是全球深刻巨變、風云激蕩的一年,更是醫藥行業震蕩變化的一年,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到三醫聯動、醫保控費、帶量采購等醫藥政策出臺,整個醫藥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巨變,給行業走向帶來了深遠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要通過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在國藥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本部第二黨支部書記朱霖看來,一個真正有韌性、生存能力強的公司,不只是在主業上做大做強,還要儲備足夠多的資源,在特色業態和創新業態上持續發展創新。
“對醫藥商業公司來說,突出主業不是單純在主業領域擴大市場,而是必須跳出傳統領域,以新視角對整個行業重新審視和思考,這種思考必須領先于當前行業形勢、具有戰略性,才能真正抓住醫藥體制改革的機遇。”朱霖說。
目前,國藥股份在口腔領域、專業化藥房領域和特醫領域等都做了一些有益嘗試,這對于打造公司多元化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十四五’時期,公司的戰略規劃定檔千億元營收規模。”蔣昕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藥股份從上到下,從領導到員工,從業務部門到管理部室,從總部到各級子公司,積極參與“十四五”時期公司戰略規劃和細分子戰略編制。
蔣昕表示,國藥股份的高管和中層多為黨員,他們很好地發揮了引領和帶頭作用。多層級多環節的參與也是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明確性、有效性、可行性的保障。“抓黨建要從抓生產經營出發,抓生產經營要從黨建入手,要發揮好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蔣昕強調。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