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近日,數據安全、金融監管的新聞與政策頻出,讓金融安全的話題再度沖上風口浪尖。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當下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加速以及金融機構業務運營模式轉型的背景之下,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和合規監控面臨著愈發嚴峻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監管科技的主要應用場景,像用戶身份識別、市場交易行為監測、合規數據報送、法律法規跟蹤等,都需要云計算、大數據、AI、區塊鏈等技術共同支撐。恒生電子擁有完整技術架構,融合應用OCR、NLP、機器學習、RPA、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賦能法規知識圖譜、合規流程機器人、風險監測模型、監管報送履帶等業務場景,實現AI輔助風險甄別和場景互聯。
據悉,恒生電子于2020年正式推出風險合規品牌Rtec,其可為金融機構提供專業的模型分析能力,從點到面多維度進行風險合規剖析,從風險監控、投資者異常行為管理、合規管理、反洗錢等多角度助力金融機構打造全方位合規風控能力。截至目前,Rtec已服務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天弘基金、博時基金等400多家金融機構。
例如,恒生電子的監管規則數字化方案,已在一些金融機構內落地應用。系統通過合規雷達自動獲取最新的法律法規和處罰案例等數據,應用OCR、NLP、知識圖譜等技術,將非結構化的監管規則轉化為數字化語言,并通過合規引擎,實時輸出到機構端的對應業務場景中,幫助機構的合規管理制度、合規監督模型、新產品新業務合規審查等合規方案實現整體更新,幫助機構構筑實時合規的護城河。
除專業金融機構外,恒生電子還與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展開合作,助力防范地方金融風險。專門輔助地方金融監管的工具產品——“智能金盾”,由人工智能分析以往發生的金融風險案例數據,并結合金融政策,為地方金融辦提供風險分析模型,提升金融監管效能。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內金融環境日益復雜,監管科技在金融系統中也變得愈加關鍵。相信在包括恒生電子在內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努力下,國內監管科技會有更為長足的發展,真正實現以科技賦能監管數字化升級,打造國家金融安全科技防護網。
(編輯 田冬)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