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隨著物管行業資本市場新兵陣營加速擴容,行業進入規模競爭階段。在地產平臺輸送資源之外,多家物管企業走上建設內生服務能力的發展路徑。
在此背景下,以多元業務增厚營收規模的正榮服務交上了2021年中考成績單。截至6月30日,正榮服務實現營收6.84億元,同比增長54.2%;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69.4%;毛利潤同比增長53.1%;凈利潤率15%,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
8月24日上午,在2021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正榮服務執行董事康宏向《證券日報》等媒體和投資者表示,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正榮服務以“質”為導向,以“量”為目標。針對未來四年的發展,公司制定了營收規模四年四倍增長、“一快三優”的發展戰略。
據正榮服務管理層表示,營收規模四年四倍增長意味著,以2020年為基數,到2024年公司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5%以上。而“一快三優”指的是“管理規模較快”(在2024年在管面積達到約1.7億平方米)、“發展質量優秀”(在2024年達到全國綜合實力15強)、“盈利能力優秀”(凈利潤年復合增長超40%)、“品質口碑優秀”(要求公司滿意度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準)四大方面,囊括了經營數據、財務、品牌、綜合實力等多個維度。
收入結構多元化
仔細對比正榮服務中期業績可發現,總體而言,得益于堅持區域深耕和“住宅+非住宅”雙輪驅動戰略,公司進一步強化規模效應,實現業務的均衡發展。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正榮服務在管面積5624萬平米,較2020年底增長36.3%。在布局區域上,深耕長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區域,進駐46個城市傳統優勢區域得到鞏固。
從業務板塊來看,截至6月30日,公司在管項目297個,覆蓋住宅、公寓、商業、商寫、高校、醫院、產業園、公建等多元業態。非住宅業態占比達47.3%,業態結構愈發均衡。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正榮服務收購了正榮商業。而正榮商業主要為商業物業提供商業運營及管理服務,在管項目23個,在管面積149萬平米,儲備項目22個,儲備面積67萬平米,管理商業資產規模過百億元。
正榮服務方面表示,正榮商業優質在管與儲備資源的注入,將助力正榮服務形成“物管+商管”混業模式,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有望在筑牢公司基本盤的同時,提供業務增長的新引擎。
對此,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正榮服務承接在“住宅+非住宅”雙輪驅動下,加速布局社區增值服務、城市服務等高毛利率新賽道,實現多業態覆蓋,令業務結構更加均衡化,收入結構愈發多元化。
外拓在管面積增1300萬平方米
眾所周知,物管企業多是地產母公司拆分而來,目前赴港上市物管板塊已達將近50家,后續仍有多家企業在排隊IPO。而這些企業上市后募集到的資金,多被用于收并購擴大管理規模。
有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行業有效并購案例超76宗,花費金額達107億元,是2019年的近3倍。行至2021年,大宗并購更是時有發生。
“當下,物業行業集中度繼續深化,企業愈發分化,對上市后的正榮服務來說,要在市場化競爭下,加快高質量發展。”正榮服務董事會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黃仙枝如是表示。
從財報來看,截至6月30日,正榮服務第三方合約面積為6514萬平米,占比約為68%;第三方在管面積為3930萬平米,占比高達70%,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上半年,公司外拓在管面積增量高達1300萬平米,同比增幅達到201%。
加快第三方外拓管理面積亦增厚了營收規模。截至6月30日,正榮服務第三方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穩步提升,達1.47億元,占比為45.1%,較去年同期的31.1%提升14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規模拓展目標,正榮服務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林曉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是1500萬平方米的第三方拓展目標,截至2021年中期來看,已經實現約86%以上(約1300萬平方米)。從拓展標的來看,在基礎物業服務業務發展同時,整個行業逐步向綜合管理服務領域延伸,對正榮服務來說,住宅業務是基本盤,同時在商業運營、寫字樓和社區管理等方面進行外拓,包括通信、銀行、產業園等公建領域。
對于收并購資金方面,正榮服務CFO兼聯席公司秘書王奕表示,目前在手資金充裕,足以支撐收并購和信息化投入,暫時沒有配股等融資計劃。
多維度拓展增值服務
在林曉彤看來,增加在管面積之外,同時要沿著社區增值服務多做文章。正榮服務成功收購正榮商業后,借助正榮商業的資源融合,圍繞業主生活類、資產類、資源類需求深度挖掘社區增值業務。
比如,計劃推出的正榮鄰舍,提供商業服務的同時兼顧社區服務及配套功能,既能提供家門口的消費場景,也能通過物業增值服務,O2O服務,實現入戶商業模式,為居民提供周邊生活、餐飲、托教服務、社區廣告營銷、社區電子商務等多元化增值服務。
從財報表現來看,截至6月30日,正榮服務社區增值服務較去年同期的0.6億增長90.7%至1.15億元,收入占比提升至17%,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傳統住宅物業管理,靠收繳基礎物業費能讓企業收入穩定,但賽道已經比較擁擠,好的主體會選擇自己IPO,其他社區與業委會談判也不容易,收并購空間相對較小,但在商業運營、城市服務、產業園等領域,物管企業尚大有可為。”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這些領域市場體量大;另一方面隨著第三方拓展面積的累積,可以在延伸增值服務上多做文章。
嚴躍進進一步稱,這些業務商業模式成熟后,可讓企業講好“資本故事”,在資本市場估值認可度更高,進一步拉升上市平臺市值。
此次正榮服務提出營收規模“四年四倍”目標,資本市場對其目標落實速度、業務推進以及利潤水平關注度提高,對其內在價值釋放和資本市場估值或將重新考量。
(編輯 才山丹)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