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近日,恩捷股份(002812.SZ)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3.94億元,同比增長135.58%;歸母凈利潤10.50億元,同比增長226.76%。得益于鋰電池市場持續快速發展,公司產品實現銷量快速增加。
“我們已經進入了鋰電爆發的時代”,恩捷股份董事長李曉明在當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鋰電池以及配套材料的生產量都在迅速增長。”恩捷股份目前隔膜總產能已達35億平方米,公司計劃未來幾年每年新增15-20條生產線。
鋰電爆發時代紅利
半年凈利三年間翻6倍
《證券日報》記者整理資料發現,恩捷股份的凈利潤從2018年上半年的1.61億元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10.50億元,三年之間半年度凈利潤翻了6.5倍。隨著鋰離子電池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張,其市場規模的擴張帶動了整個鋰離子電池隔膜產業的高速增長。
“我們已經進入了鋰電爆發時代”,恩捷股份董事長李曉明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鋰電池以及配套材料的生產量都在迅速增長。”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恩捷股份的鋰電池隔膜產能也是從無至有,增長至目前的35億平方米。從最初只有上海一個生產基地,拓展至珠海、無錫、江西,再到蘇州、重慶等地布局建設;甚至已經跨出國門,在匈牙利將建設生產基地。35億平方米這個數字,目前全球其他隔膜廠商都難以望其項背。
恩捷股份由此慢慢為自己建立起了“護城河”,以隔膜配方、生產技術、產品質量以及產能規模,打造出全球化的國產隔膜品牌。
35億平方米的產能或許只是開始。恩捷股份董事兼副總裁ALEXCHENG介紹了公司未來的生產計劃:“根據公司的產能擴張速度,2022年公司的隔膜交貨能力將達到45億~50億平方米;2023年達到65億~70億平方米。”
對于恩捷股份的擴張計劃,東吳證券分析師曾朵紅指出:“公司鎖定設備供應商日本制鋼所產能,每年維持15億平方米左右的產能擴張,擴張速度領先同行,此后產能擴張速度有望再提速。”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伴隨新能源汽車的持續高景氣度,國外新能源汽車廠商展現出的強大的鋰電池市場需求,刺激了國內鋰電池及隔膜領域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恩捷股份今年上半年濕法隔膜出貨近1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約200%;而全國鋰電隔膜出貨量為34.5億平方米,恩捷股份的出貨量占比較大。
設備從進口到自制
抓住一切可能“降本”
一直從日本制鋼所進口生產設備的恩捷股份,在產能持續擴張的驅動下,開始嘗試生產線的自制。
恩捷股份董秘熊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一直在從各個方面實施成本控制,只要有降低成本的空間,不論是技術、材料、設備、供應商還是內部管理方面,恩捷股份都會努力實現。”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是恩捷股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設備的自制也是成本控制的一個方面。
李曉明表示:“恩捷股份的生產線都是以單元來采購,最終再集成為一條整線。我們自行研發生產線,不僅能滿足產能的不斷增長,也能再次降低成本。”
恩捷股份正是如此抓住一切機會,在保持高質量的同時實現“降本”。首先,在細節上精益求精,比如通過提升車速和幅寬、減少換卷等帶來的停頓時間,有效提升開機時間和增加產出;其次是原材料方面的控制和供應商管理,在整個材料漲價的情況下,得益于龐大的生產和采購規模形成的高議價能力、在材料選用方面的精細管理,公司依然能很好地控制成本。
即便有同行使用和恩捷股份一樣的生產設備,也難以實現恩捷股份已形成的價格優勢。公司在技術方面的點滴進步,包括停機轉產次數的減少,輔料回收率的提升,都成為恩捷股份緩慢積累出來的優勢。
熊煒表示:“恩捷股份未來可能要管理50條以上的生產線,上百家客戶,每家客戶或許都有不同的產品需求,如何實現生產線運作的優化,讓運輸路線更科學,這些管理問題將會是公司面臨的‘降本’新挑戰。”
(編輯 白寶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