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8月30日晚間,新希望發布2021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5.19億元,同比增長37.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4.15億元。上半年,新希望飼料、食品等業務板塊呈現出較好發展態勢,受到豬價的快速下行、飼料原料價格上漲、非瘟弱毒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豬產業出現虧損。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豬價的整體走勢預計以漲跌調整為主,由于生豬養殖行業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進入行業需要持續投入的準備,因此行業未來應以規模化、一體化占據主導,自繁自養未來或成為市場的主流模式。
飼料產業量利同增
食品業務持續布局火鍋賽道
飼料業務是新希望的主要支柱,能夠在畜禽養殖周期的波動中,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基礎。今年上半年,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合計1353萬噸,同比增長29%;飼料產業實現營收328.27億元,同比增幅為45.34%,占總營收比例超過53%。
食品業務是新希望長期轉型發展的方向。今年上半年,新希望食品業務整體實現營業收入44.74億元,同比增幅為8.18%。半年報顯示,公司食品板塊持續布局火鍋食材賽道,繼續豐富產品組合,著力打造最專業的火鍋食材供應鏈平臺。明星產品“小酥肉”上半年繼續增長,單品銷售額已經超過4億元,增幅達到180%。
在食品業務板塊,新希望聚焦突破重客渠道,積極開發新興渠道。2021年初順應行業風口成立團餐業務團隊,半年內已成功中標多個重要項目。未來,公司還將搭建食材供應鏈體系,為學校、醫院、大型企業、特渠等更多類型客戶提供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白羽肉禽業務是新希望向下游食品端延伸的重要環節。上半年,該板塊業務實現營收92.09億元,同比小幅增長。在禽肉端,公司推動營銷轉型,屠宰端推動自動化、數字化,提升運營效率。公司加大了鮮品與定制化產品的開發,其中在鴨血為代表的禽副產品方面已經成為海底撈等國內主要火鍋連鎖品牌的最主要供應商,公司發力打造的“黃金鴨掌”在上半年也實現了超過7000萬元的銷售額,朝全年億元單品的目標有力邁進。
養豬業務調整措施初見成效
下半年豬價或以漲跌調整為主
生豬養殖是新希望最受市場關注的主營業務之一。由于今年上半年豬價大幅下跌,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對整個養豬行業造成了沖擊。根據農業部統計,今年3月到6月,全國規模養殖生豬的成本為2700至2900元/頭,約合22.5至24元/公斤,散養生豬成本在2600至3000元/頭,約合22-25元/公斤,全行業在5、6月已經出現普遍虧損。
豬周期波動帶來的影響也已傳導至企業業績。今年上半年,除了牧原股份外,A股生豬養殖領域的多家行業代表企業凈利潤均出現下滑態勢。那么,國內豬價在下半年會有什么樣的趨勢?生豬養殖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否值得期待呢?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郭剛認為,下半年豬價的整體走勢預計是漲跌調整為主。“9月份整體來看,豬價預計在14.2至15.2元/公斤之間波動,暫不會出現很大漲跌幅度。消費利好是十一國慶假期的支撐,但市場整體利空因素依舊偏多,預計10月份的豬價偏弱整理。11、12月份是腌臘季,加之12月底面臨元旦備貨,消費將得到強有力支撐,預計11、12月份豬價漲幅在0.6至1.0元/公斤左右。”
看懂研究院高級專家宋清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家近期將再次展開豬肉收儲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國內豬價波動將會呈現一定程度的放緩趨勢,并可能會在今年第四季度迎來價格拐點。在學生開學季、“雙節”臨近、氣溫轉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利好因素的疊加之下,消費者對豬肉需求有望出現反彈,進而增加豬價季節性上漲的市場預期。
從養豬企業的前景來看,有分析人士依然表示出期待。在中企資本聯盟主席杜猛看來,豬肉消費難以重返巔峰、豬價難以再創新高,但是隨著我國養殖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抗風險能力也在提升。“從長遠看,豬市的基本面會越來越好,對豬企的前景表示樂觀。”他說道。
“未來豬肉市場的價格,要看供給的調整情況。生豬價格其實一直有波動周期,也正是因為養豬的市場風險加大,所以生豬養殖會向更加科學化、規模化、資金實力強的大企業集中。”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從新希望情況來看,公司表示將堅定發展養豬戰略。自2021年起,公司從過去兩年的快速擴張階段全面轉入穩健運營階段,并通過多方面舉措提升內部管理能力,改善生產經營效率,逐步降低養殖成本——公司調整了發展步伐,控制資本開支;為抗擊弱毒疫情迭代了防控辦法;優化組織架構,讓“能人”回歸生產;加強了信息系統建設,抓實計劃運營管控。
“通過調整優化措施,公司多方面生產指標在都已經出現了明顯改善:35天受胎率、配種分娩率、上市率、正品率等都在逐步回升。數個戰區平均仔豬斷奶成本已經達到350元/頭以下,這些改善也將在下半年出欄的肥豬中逐步得到體現。”新希望表示。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