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港灣董事長徐士龍手中,夯土這樣“粗笨”的活計,變成了一項細致的工作:真空、振沖這樣的詞匯出現在項目單上,容不得一絲疏漏,不能有任何缺憾。
“如果地基都打不牢,地基上面的建筑怎么可能還在?”徐士龍引以為傲的是,在其團隊夯實的地基上,一個個超級工程展現世間,一幢幢地標建筑拔地而起,中國基建的口碑揚名海外。
“嫩豆腐”巧變“豆腐干”
“軟土地就好像一塊嫩豆腐,里面充滿了水分。”徐士龍介紹說,軟土多出現在水邊,沿江、沿海的機場、港口通常需要對軟土進行有效的處理,過去的技術如水泥攪拌砂石料,盡管能夠很好地處理軟土問題,但成本偏高、不環保等問題始終困擾著項目方。
“我們利用‘高真空擊密法’將‘嫩豆腐’變成‘老豆腐’,再將‘老豆腐’變成‘豆腐干’。”徐士龍將這一過程比喻成豆腐干的制作,通過對軟土施加壓力,利用壓力差排除水分,達到建筑施工要求。
上海港灣能做的不止于此。除了“快速高真空擊密軟地基處理方法”,公司還擁有“快速低位高真空分層預壓擊密軟地基處理方法”和“數頭振沖器共振地基處理設備及其方法”等專利。經過多年研究,公司逐步形成高真空擊密系列技術、真空預壓系列技術、振沖密實系列技術等技術體系。
“我們更注重做技術。”徐士龍表示,上海港灣注重在軟土地基方面做研究,并致力于解決軟土硬化方面的問題,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創新成為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的有力支撐和驅動,為公司業務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招股說明書顯示,經過多年的應用技術研究與豐富的施工經驗積累,上海港灣已研發并掌握了多項關鍵技術,擁有8項國際專利、30余項境內專利。
“年輕人是公司最大的財富。”徐士龍表示,上海港灣非常注重技術團隊的建設。公司正在培養一批擁有專業背景和國際背景的人才,讓做“豆腐干”的人越來越多,未來的目標是通過這些人才實現技術升級,搶占更多潛力市場。
打造“一條龍”發展模式
上海港灣是一家集勘察、設計、施工、監測業務于一體的巖土工程綜合服務商,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地基處理、樁基工程等,具體涉及機場、港口、公路、鐵路、電廠、市政、地產、石油化工、圍海造地等多個領域。
“上海港灣成立20多年來,研發技術不斷進步。”徐士龍介紹,上海外高橋、臨港新城和浦東國際機場建設過程中,都有上海港灣的身影。其自主研發的特種工程設備取得了“濕地淺層攪拌設備”“一種高穿透力振沖器”等設備專利,滿足了工程項目的特殊施工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上海港灣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在東部沿海和沿長江的工業園區,公司越來越多地投入到當地經濟建設當中。上海港灣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得到行業的肯定。公司自主研發的“大面積軟土地基快速高真空擊密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被評為“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公司還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榮譽。
“我們參與了多項技術標準的制定。”徐士龍介紹,技術標準的話語權代表著公司的競爭力。上海港灣是國家標準《吹填土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的主編單位、《海岸軟土地基堤壩工程技術規范》的參編單位。他透露,上海港灣正在參與印尼地基處理國家標準的制定。
通過此次IPO,上海港灣將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提升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徐士龍表示,信息化建設意味著新的技術研發,通過信息化的檢測技術,能夠更完美地達到質量標準,實現技術研發、配套施工、標準制定、技術服務的“一條龍”發展模式,真正發揮公司在專業領域的制造能力和創造能力。
放眼海外一地一策
上海港灣制定了“植根國內,放眼海外”總體戰略。上海港灣先后參與包括新加坡樟宜機場、沙特吉贊新國際機場、迪拜棕櫚島項目等在內的大中型巖土工程項目100余個,公司客戶涵蓋全球知名跨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政府部門等。公司擁有18家二級子公司,項目遍布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將業務重心放在東南亞地區。”徐士龍稱,東南亞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對于基建的需求相對較多,結合地緣優勢,企業將第一步放在了東南亞地區。2018年到2020年,公司在東南亞地區收入保持穩定,占主營業務比例均超過50%。
借助國內外的發展機遇,2018年到2020年,上海港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6342.42萬元、100564.31萬元和79206.28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03.87萬元、14551.68萬元和10839.88萬元,其中境外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12%、79.74%和90.96%。
“鑒于不同海外業務的差異,我們實行‘一地一策’。”徐士龍表示,海外情況較為復雜,土壤、氣候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施工的效果。企業因地制宜,一方面針對不同環境提供不同的施工和服務方案,另一方面雇傭當地員工以便制定相適應的政策,目前公司境外員工人數占比約75.90%。
“中國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對經濟的貢獻巨大。”徐士龍表示,中國的建設成就,給世界提供了一個積極方案。上海港灣也在積累國內的項目經驗,以便更好地服務全球的客戶。目前,公司在中東市場形成了一定的項目業績,并已逐步拓展了阿聯酋、沙特、巴林等市場。
東南亞只是上海港灣邁出的第一步。第二步,公司將以東南亞市場為支撐,搶占中東、南亞及拉美市場;第三步則是發展東歐市場,并以中東市場為跳板,向非洲市場進軍,最終達到全球主要市場的全面覆蓋。據介紹,目前公司已具備與國際知名巖土工程公司競爭的實力。
“我們已成功進入巴拿馬等拉美市場。”徐士龍表示,下一步公司將以登陸資本市場為契機,通過業務經營和資本經營來全面增強整體實力,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更好更快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