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10月18日,阿爾特(300825)披露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59%,歸母凈利潤3817萬元,同比下降6.20%,扣非凈利潤3877萬元,同比增長16%。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7億元,同比增長75%,歸母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82%,扣非凈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102%。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前三季度,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已超過2020年全年數據,與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預測基本保持一致。阿爾特表示,本期業績實現快速增長,主要原因系本期業務量增加、項目驗收較上年同期增加、銷售回款增加等因素所致。
得益于公司技術領先性、市場稀缺性及行業爆發式增長等因素驅動,公司上市以來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此外,公司在與車企系統正向開發的同時,逐步積累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能力,并有選擇性地深入布局大排量發動機、DHT變速箱、減速器、域控制器等。目前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業務已獲得部分客戶的穩定訂單,并成功被國內外多家客戶定點,第二增長曲線的優勢在未來幾年或逐步凸顯。
馬來西亞合資公司成立,開啟國際技術輸出
對于獨立整車研發企業來說,研發能力和技術積累既是軟實力,也是硬實力。如何讓能力和技術得到充分應用是衡量一家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參考。阿爾特三季報顯示,公司與SUNSURIABERHAD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共同投資設立的合資公司,已于今年8月份正式成立,將主要開展汽車設計、改裝等相關的業務。
2020年7月份,公司董事會審議該合資事項時曾透露,合資公司將定位于立足馬來西亞,覆蓋東盟區域,貼近并服務于汽車制造企業,儲備前沿技術,搶占市場先機,成為東盟區域內的汽車技術和創新公司。合資公司設立后可拓寬公司車輛設計、汽車改裝定制等業務在馬來西亞地區的發展,進一步實現公司業務的國際化,提高公司在全球的品牌聲譽。
某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汽車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但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周期表現具有一定差異。阿爾特在馬來西亞設立參股子公司的布局,很可能是公司開啟向其他發展中國家等國際市場技術和資源輸出的標志。將國內發展模式和經驗向國際市場復制,是一條風險小、收益大的成熟路徑,在很多企業國際化途中曾被運用。
本田入股,定增落地
另外,阿爾特8億元定增已于9月末順利落地,本田、JP摩根等知名機構成功獲配股份。與阿爾特有著長期密切合作的國際汽車集團本田的入股,讓很多投資者頗為驚喜。近年來,本田在汽車電動化領域不斷有新的大動作。
今年4月份,本田發布電動化路線圖,明確本田2040年在全球銷售的汽車中,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占比將達到100%。并強調將在中國加快電動車投放速度,并在中國率先推出產品和技術的升級,2030年后在中國推出的新車型將均為電動化車型,不再投放燃油車。10月13日本田又重磅舉行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指出5年內將連續推出10款全新本田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并發布了e:N品牌及對應三款概念車型(e:NCOUPE、e:NSUV、e:NGT)和兩款將在明年春季量產車型(東風本田e:NS1、廣汽本田e:NP1)。
阿爾特與本田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據阿爾特定增公告數據,僅2020年雙方(含本田關聯方)合作金額就超過2.5億元。另外,阿爾特是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新能源汽車減速器的量產供應商,2021年2月份,榮獲了廣汽本田品質優勝供應商獎,且是本年度廣州本田動力系統供應商中唯一獲得品質領域獎項的企業。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發展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異軍突起的大背景下,阿爾特被多家機構給予積極評級。中金公司近日發布首次覆蓋研究報告稱“我們認為公司仍處于設計業務放量前期,收入體量成長空間大”,并給予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41.00元。
(編輯 田冬)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