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娟
近日,中信重工建廠65周年創新發展大會在洛陽舉行。當天上午,系列活動在廠內觀摩中拉開帷幕,相繼通過重大裝備生產車間、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焦裕祿事跡展覽館、“難忘的歲月——習仲勛同志在洛礦展覽”等展示了中信重工的65年來堅實厚重的發展歷程以及優秀的文化遺產和紅色基因、強大的技術研發及創新能力以及稀缺的高端重型制造體系。
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中信重工的發展歷史和65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著重闡述了近幾年中信重工在智能裝備、新能源、機器人、特種裝備等新業務方面實施的新布局、取得的新成績。
“中信重工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一以貫之創新驅動,努力在新業務培育壯大、市場拓展、五大工程、踐行‘雙碳’、企業黨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創造新業績,實現‘十四五’精彩開局。”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表示。
作為本次65周年廠慶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重工“十四五”規劃》如期發布。
該規劃中講到,“十四五”期間,中信重工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堅守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定位,以踐行國家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使命,以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內涵式增長+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持續強化國之重器地位,持續強化硬科技實力,持續深化對外合作,努力實現黨建和經濟兩個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先進裝備制造企業。
《規劃》總體目標可概括為“12345”,即一個定位:先進裝備制造業;兩個路徑:內涵式增長、外延式發展;三大領域:重大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技術;四大板塊:礦山及重型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裝備、特種材料;五方面標志性成果:價值體現、產業格局、智能制造、黨建文化、質量效益,最終形成“1+4+5”戰略規劃體系。
在隨后進行的戰略合作伙伴、大客戶簽約儀式上,中信重工同江銅集團、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國家電投河南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十一局、平高集團、金誠信集團、洛鉬集團等21家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進行了集中簽約。
據中信重工相關報告顯示,公司以海上風電、特種材料、機器人、制造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新業務培育效果凸顯、發展態勢良好。2021上半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9%;毛利同比增加0.15億元,同比增長10.37%。新能源裝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0.08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27%;毛利同比增加0.99億元,同比增長385%。特種材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60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23%;毛利同比增加0.98億元,同比增長98%。
“公司結合‘十四五’規劃及發展現狀,將原有的五大產業板塊調整為四大板塊,礦山及重型裝備板塊、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板塊、新能源裝備板塊、特種材料板塊。這樣做就是秉承‘戰略引領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價值提升發展’的思路,統籌一體推進傳統動能的轉型升級、新動能的培育發展。”簽約儀式后,在投資者、研究員分析師、財經媒體代表座談交流會上,中信重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志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 田冬)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