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日前,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1科創領軍者峰會”上,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控科技”)董事長郜春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在上市初期,曾經歷過一段頗為“痛苦”的時光。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學者出身的郜春海首次亮相鳴鑼現場。當日,交控科技股價快速翻倍,郜春海等公司高管身價激增。郜春海曾頗為激動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證券市場終于有了一個能真正為科研人員傾注的心血進行估值的平臺。
激動過后,郜春海也開始重新思考與規劃公司的未來。
登陸資本市場對于企業家而言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一方面,登陸資本市場意味著要同時為企業、用戶以及投資者三方負責,不但要做好研發,還需要保證業績;另一方面,登陸資本市場也意味著科創企業步入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除了享受公司市值增長、規模擴張的紅利,科創企業也需要解決后續發展方向的難題。
“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就意味著公司離發展的天花板越來越近。”郜春海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但是如果企業能夠明確愿景與目標,就能夠經得住各種影響和誘惑,堅定地朝著未來發展目標不斷前行。”
用30年的時間吃第一只螃蟹
在郜春海看來,破解上市初期焦慮情緒的錦囊在于持續創新。
“科創企業的生命力其實是很短的。”郜春海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與很多具備資源優勢的周期性行業公司相比,實現了技術突破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更難保持持續高速成長。“科創板上市公司想要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就需要保持長期的原動力;想要保持長期的原動力,就必須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郜春海表示,“科創板所具備的科創屬性在倒逼科創板上市公司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
上市這兩年的時間里,交控科技一直保持著業績上行。據交控科技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交控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6.52億元,同比增長42.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91.72%。2020年度,交控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0.26億元,同比增長22.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86.03%。今年上半年,交控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44億元,同比增長41.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21.71%。
隨著收入規模的增長,交控科技研發投入占比不降反增。今年上半年,交控科技研發投入金額同比增長八成,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同比增長2.14個百分點至9.23%。
談及如何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郜春海提出了“研究一代、開發一代、應用一代”的理念。郜春海具體解釋道,如果用盈利能力去分類,“研究一代”就是指短時間內無法盈利但能影響企業甚至行業未來技術發展的項目;“開發一代”指開發短期內能夠成熟即將應用產生盈利的項目;“應用一代”則指改進已經應用并產生穩定盈利的項目。在郜春??磥恚绻軐⑦@套思路落實到公司的運營體系中,企業就有望取得更長期的優勢和競爭力。
事實上,正是這套理念推動著交控科技以及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發展。在我國城軌交通信號系統的進化史中,交控科技以及城軌交通信號研究者們成功“吃”到了國有城軌交通信號系統領域的“第一只螃蟹”,并用30年的時間追平國外發達國家60年的發展水平。
緊抓未來十年“黃金期”
當下,交控科技已先后突破了第三代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CBTC系統)、第四代全自動運行系統(FAO無人駕駛系統)城軌交通信號系統的技術壟斷,研發的第五代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VBTC系統)已經能夠與國際巨頭技術水平比肩,第六代自主虛擬編組運行系統(AVCOS)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進程中。
交控科技不久前完成了定增募資,此輪募資的目的就是解決第六代城軌信號系統的問題。如果第六代城軌信號系統研發進展順利,不但有望提高地鐵在出行高峰期的發車頻次,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成本。
“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第六代AVCOS系統就要逐步進行一些核心技術的驗證試驗。在未來十年的時間里,我們還會把第七代甚至第八代做出來,這是交控科技未來明確的發展方向。”郜春海說。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出臺多項政策推動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
2021年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廣東省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獲批線路長度115.8公里,總投資額共計771億元。據交控科技預測,2021年至2023年我國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所對應的信號系統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15.32億元、134.95億元和155.60億元。
在既有線路改造方面,未來十年,我國有將近85條軌道交通線路進入信號系統改造周期,線路總長度約2500公里。
“未來十年將是交控科技發展的黃金期。”郜春海告訴記者,“在這十年里,交控科技一定要抓住技術迭代以及創新應用的機會,讓我國城軌交通信號系統再提升一至兩代,逐步領先國際市場,也希望為推動我國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貢獻綿薄力量!”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