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王鏡茹
11月22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將持有公司的9023.59萬股股票補充質押給農行珠海分行,本次質押數量占珠海明駿所持股份比例為10%,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53%。
具體來看,本次珠海明駿部分股份再質押給農業銀行系其在2021年4月28日與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簽訂的《貸款協議》下的還款義務,質押到期日將根據新貸款協議及珠海明駿和農業銀行就上述質押股份簽署的《股票質押協議》中的約定及貸款償還情況調整。
第一大股東100%質押股票
記者了解到,如果上市公司股價發生重大變化導致現有質押給貸款人的上市公司股票對應貸款余額的質押率超過60%,珠海明駿需要在發生該等情形后向貸款人提供補充擔保,使得補充質押后的質押率不超過60%,因此珠海明駿根據貸款協議的規定提供上述補充質押。
根據公告,本次補充質押后,珠海明駿質押股份數量占其所持格力電器股份的比例為100%,占公司總股本的15.26%。此外,董明珠持有公司的1716.28萬股股份仍處于質押狀態,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38.58%,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29%。
換句話說,截至2021年11月19日,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持有公司股票已全部質押;珠海明駿及其一致行動人董明珠質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比例達97.11%,共計9.20億股。
格力電器稱,本次股份質押融資不用于滿足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相關需求,本次股份質押融資的還款來源為珠海明駿自有和自籌資金。
格力電器:不存在平倉風險
記者瀏覽互動易平臺以及股吧發現,多數股民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大股東質押資金的用途”“股票是否會被平倉”等。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格力電器的股價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較明顯的大幅下滑,被強制平倉的可能性應該較小;另外,作為持股人高瓴和董明珠即使面對股價下跌到風險警示區間,只要有足夠的資源補充質押,被平倉的可能性也不大。”
其實,格力電器在公告中早已強調:“本次質押相關的所有貸款均不存在與市值漲跌掛鉤的平倉機制,不存在平倉風險”。
不僅僅是格力電器,年內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出現高比例股權質押。對此,沈萌表示:“高比例股權質押最大的問題在于,當遇到股價劇烈波動、以及持股權自身流動性緊張時,就可能造成被強制平倉,之后引發股權結構變化、實控人也有可能變更,導致經營穩定性和持續性出現混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記者:“股票質押雖然能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但副作用是增大企業維持股價穩定的壓力。對于發展規劃和經營能力強的上市公司來說,股權質押帶來的資金能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若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好,且經營能力弱,高比例的股票質押反而會帶來極大風險。”
人事變動頻上熱搜
多元化轉型何時見實效
近期格力電器話題“熱度”不斷。先是22歲女孩入職格力電器成為董明珠秘書的新聞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接著是新任副總裁被認為真正具有“接班”潛質。
格力電器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股民的心情,而公司股價的“跌跌不休”或是讓股民如此“敏感”的誘因所在。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收盤,格力電器股價為35.90元,較去年12月最高點66.79元已下跌46.25%,市值蒸發超2000億元。
有投資者在股吧中評論稱:“買入格力嚴重虧損?怎么辦……”有投資者持觀望態度:“格力電器暫時停下了下降的腳步,未來轉折向上還是繼續下降呢?只有等待。”也有投資者予以鼓勵:“格力已經在奮起直追了,請股東們給它時間”。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格力電器股東戶數為88.79萬戶,戶均持股26.05萬元。
股民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格力電器業績似乎正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81.35億元;凈利潤156.45億元,同比增長14.21%。其中第三季度營收470.83億元,同比下降16.50%,凈利61.88億元,同比下降15.6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格力電器加快了多元化轉型步伐,“梅開二度”實現了兩次并購。繼拿下銀隆新能源控股權,進軍儲能領域后,格力電器于近日又高調宣布斥資30億元控股盾安環境38.78%股權。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分析:“不少傳統行業公司選擇跨界,往往是出于自身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等原因,繼而有計劃地實施產業轉型。而轉型選擇的方向,往往都是國家大力扶持和提倡的戰略新興產業。”
“跨界并購應注意標的和上市公司是否匹配,若跨界并購后標的仍是高度獨立運營的,則說明并未能進行有效資源整合,沒有達到1+1>2的效果,更有甚者因為業績對賭及日常經營問題失去了對并購標的控制,這樣的并購無疑是非常失敗的。”況玉清說。
(編輯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