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深圳還體會不到冬天的滋味,但地產行業的寒冬已經席卷而至。
11月26日,在深圳大梅沙萬科中心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萬科高管表示,當前,安全比增長更重要,能力比規模更重要,地產行業仍有機會,萬科并不悲觀;除了萬物云,公司還將努力推動長租公寓、物流等業務板塊上市,從不動產開發拓展經營與服務能力。
萬物云分拆上市正當時
本次股東大會審議內容主要集中在萬物云赴港股上市、補選董事等相關議案,均獲通過。
作為萬科自主孵化的主要物業板塊,萬物云上市的猜測持續不斷。特別是2020年,其運營主體“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讓猜測進一步發酵。但直至今年11月5日,萬科才正式發布公告表示,將分拆萬物云到港交所上市。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表示,萬物云的城市運營服務商業務已經成熟,已不是傳統物業服務商,且傳統住區物業服務里面,每年新增的來自萬科開發的項目占比已經不到一半;從估值來看,目前上市時點比去年更合適,因為現在市場估值更理性,會對優秀公司給出適當定價。郁亮回憶90年代自己參與萬科B股高位發行后股價回落,表示如今自己對高估值充滿警惕,估值理性更有利于員工和業務的成長。
今年上半年,萬物云實現營收103.83億元,同比增長約三成,營業利潤為10.43億元;總資產190.1億元,所有者權益70.8億元。截至公告日,萬科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萬物云62.89%股權,上市后萬科仍將保持對萬物云的控股權。萬物云首席合伙人、CEO朱保全也進一步介紹了萬物云旗下住宅、商業以及城市物業板塊情況,希望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資產服務定位,而是升級為空間科技服務商。雖然在資本市場還是所屬于服務業,但是科技、云服務是未來重倉投資方向,“萬物云是‘披著物業外衣,做住的消費和企業服務’。”
據介紹,萬物云已經聯合海康威視打造最大安防機電公司,旗下萬睿科技作為智能硬件服務商,提供線下服務、硬件施工等業務,而非云底層技術層面,所以與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微軟云等是合作而非競爭關系;萬物云將承接政府和企業的環境管理外包,定位服務中間商,成為城市管家。
拓展經營與服務賽道
在當前房地產開發行業步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近期,市場流傳萬科“節衣縮食”倡議書,萬物云的上市也一度被視為輸血之舉。對此,郁亮表示,物業上市解決萬科的資金問題是不存在的,募集的資金有自己的用途;而“節衣縮食”倡議書系總部青年自發提出的。
當前行業巨大改變在于房地產行業的民生特征凸顯,意味著未來行業得賺小錢、賺慢錢。地產行業仍然有機會,萬科并不悲觀,因為中國市場發展是不均衡、不充分的,存量更新預估有8萬億規模的市場。另外,萬科也在拓展更多的賽道,本次萬物云分拆上市將是第一步,未來還會適時推動長租公寓、物流等業務板塊上市,提升經營與服務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萬科處在增收不增利的狀態,凈利潤實現167億元,同比下降近16%,第三季度的盈利增速、毛利率均下滑。銷售方面,今年1-10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204.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5210.7億元,均同比下降。對于這份成績單,萬科首席執行官祝九勝表示“很內疚”,歸因來看,一方面,當前整個行業去規模、減杠桿,地售比三年時間提升了17個百分點,影響了毛利率,這屬于不可控因素,行業觀望氣息越來越濃;另一方面,2018年萬科控制了開發業務的規模、節點,影響了今年的業績。
整體來看,祝九勝評價萬科目前的應對還是基本恰當的,“安全比增長更重要,能力比規模更重要”。祝九勝表示,明年態勢還不明確,預計最低的經營目標比今年還向下調;但僅僅活下去是不夠的,萬科需要構建適應新常態的能力,全周期全品類去看待建造,對價值鏈進行重構,服務好業主;并且從不動產開發向經營與服務拓展。
今年以來,萬科股價累計下跌約30%。現場有股東提出不滿,郁亮稱自己持股30多年,現在壓力特別大,集團有2000多位骨干也通過合伙人計劃增持公司股份至5.04%,希望未來通過努力能改變當前股價低迷狀態。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