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11月25日,沉寂多時的福建零售企業新華都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擬出售公司旗下零售業務板塊的全部資產,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在“60、70”的記憶里,新華都曾是早期中國零售品牌的一張名片,但近年來新華都在新零售轉型的路上走得很艱難,甚至有市場觀點認為,從2016年新華都實控人陳發樹以七成溢價耗資254億元巨資參與云南白藥混改開始,就預示了新華都實體零售最終的命運。
贏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前傳聞中閩百匯等零售企業有意接盤新華都零售資產,但目前看公開轉讓變數較大,而在后疫情時代,能夠有實力且有意愿拿下新華都零售資產的第三方并不多,后期運營依然是個考驗。
擬拋售資產占比超六成
根據新華都公告,為了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聚焦互聯網營銷業務轉型,公司擬出售零售業務板塊的全部資產(商標除外)和負債。目前交易對方、交易方式和交易價格尚不確定,而此次出售占營收比重超過50%,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據悉,新華都此次出售的標的涉及11家子公司及一家參股公司,包括廈漳泉等地新華都購物廣場,以及新華都物流5%股權。最新數據顯示,上述11家零售子公司總資產25.99億元,凈資產2.77億元,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73億元,凈利潤虧損0.51億元;從2018年至今,新華都上述子公司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僅2020年實現盈利)。
另據新華都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末,公司總資產為41.80億元,據此計算,新華都擬出售的資產占比超過公司總資產的62%。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華都資產構成中,債務占比較高,負債合計達到30.89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3.90%。
事實上從業績上看,新華都近年來的經營都不盡如人意。公司自2008年上市以來,在2013年達到了營收峰值73.8億元,同時出現了業績首虧,此后便一路下坡。而在2019年新華都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高達7.56億元。
一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年來,新華都也進行了新零售轉型嘗試,包括與阿里系合作,轉型酒水電商代運營以及社區零售等等,甚至在陳發樹參與“混改”云南白藥時,外界也一度猜測新華都或將業務板塊拓展至大健康領域,但轉型均未能成功,而出售資產也是早有預謀。
王國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新華都持續清理虧損門店,目前打包出售方案中的是屬于比較有價值的資產,當中多個門店資產都位于當地的核心地段,如泉州豐澤店王、福州五四店等店鋪位置都有優勢。另一方面在存量時代,如中閩百匯、胖東來等區域作戰能力較強的零售企業,想要進入或進一步站穩福州、廈門等競爭激烈的戰場,收購是最佳的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新華都拋出資產出售重組計劃同時,公司股價開啟持續上漲模式,其中在11月25日、26日連續漲停,從11月23日至26日收盤,新華都股價累計漲幅達到25.68%。
入主云南白藥“炒股”巨虧
在新華都這些年的沉浮背后,實控人陳發樹的傳奇故事流傳甚廣,與一般低調的閩商不同,陳發樹“炒股大亨”的身份更為人津津樂道。
早在2009年,新華都上市第一年,實控人陳發樹就以218.5億元個人財富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位并位居福建首富。
2016年底,陳發樹(新華都集團)以254億元作為增資方,取得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50%的股權,該交易超過了當時陳發樹235億元的身價(胡潤榜)。
一位接近新華都的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陳發樹入股云南白藥付出的代價高昂,不過陳發樹參與混改未對新華都造成不利影響。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公開信息顯示,近些年陳發樹的重心轉移至了其豪賭“全部家當”的云南白藥。
公開資料顯示,云南白藥投資執行團隊由董事長/聯席董事長牽頭組建,這意味著在陳發樹圓夢成為聯席董事長后,云南白藥開始下場炒股。2019年,云南白藥認購了中國抗體首次發行股份;2020年,A股市場方面,云南白藥斥資13.13億元買入了恒瑞醫藥和伊利股份;港股市場,云南白藥以合計28.43億元買入騰訊控股、中國生物制藥和小米集團。
不過,此前云南白藥發布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云南白藥實現凈利潤24.51億元,同比下滑超四成,業績“縮水”的原因系為公司前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減少15.55億元,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云南白藥因炒股浮虧造成凈利潤大幅下滑。
剝離零售業務的新華都未來路在何方?
那么陳發樹對新華都的未來又是如何考量的呢?
從股權架構看,目前新華都控股股東依然為新華都實業集團,持股比例為28.49%,陳發樹為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8.59%。
另據新華都2021年半年報披露數據顯示,公司互聯網業務占據公司營業收入的39.08%,銷售毛利率為18.33%,略高于公司零售業務15.94%的毛利率。此次公告也顯示,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零售業務和互聯網營銷業務。如零售業務板塊全部出售,公司預計重組后主要收入來源為互聯網營銷業務。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認為,在剝離實體零售之后,互聯網可以講的“故事”更多。而擅長資本投資的陳發樹并不會輕易放棄新華都這個上市平臺。
“新華都的經營起伏會與老板性格或思路有關,但根本上是市場形勢的變化。”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對記者分析認為,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不是一成不變,零售業務在前幾年整體經濟與消費都蒸蒸日上時,是熱門資產,既可以形成充沛的現金流,也能夠掌握銷售的終端。如今,由于技術快速發展,傳統零售競爭激烈,在缺乏更好的轉型差異化手段時,零售業務的收益空間快速縮小。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等因素影響,疊加消費者群體在需求、偏好、習慣等方面出現結構性變化,傳統零售的業績基礎出現松動。
沈萌表示,除非陳發樹考慮退休或因為債務壓力,否則就遠不會到考慮賣殼的地步,上市公司是資本運作的平臺,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廣闊,既可以注入其他資產、也可以作為并購工具。
對于新華都此次資產出售后公司后續如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公司經營下滑是否與實控人陳發樹入主云南白藥思路改變等相關問題,《證券日報》將采訪提綱發送至公司郵箱,截至記者發稿尚未獲得公司回復。
(編輯 才山丹)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