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路上,深市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成為了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數據顯示,過去的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共推出股權激勵計劃419單,推出員工持股計劃141單,兩者均刷新近3年的新高;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惠及”員工共18.04萬名,筑牢上市公司人才護城河。
提升核心競爭力
創業板公司最激勵
“干勁更足了,有了股權激勵設定的目標,我們都在想方設法提升工作的效率。”一家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銷售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利益共享機制,推動實現創新人才與公司發展的深度綁定,有效增強員工凝聚力、提升公司競爭力。
2021年,深交所深入推進落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任務,鞏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實效,支持引導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激發創新發展動力,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呈現股權激勵計劃持續增加,員工持股計劃大幅回升;受益員工數量多,創新型公司積極性高;側重長期激勵,穩定未來發展預期等特點。
數據顯示,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共推出股權激勵計劃419單,推出員工持股計劃141單,較2020年分別增加58.71%、58.43%,兩者均刷新2018年以來的新高,市場活躍度提升明顯。從板塊來看,2021年,共有171家創業板公司披露238單股權激勵計劃方案。
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惠及員工共18.04萬名,特別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合計推出股權激勵方案227單,占方案總數54.18%,推出員工持股計劃81單,占方案總數57.45%,有利于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潛力。
此外,2021年,深市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平均有效期限為4.62年,反映上市公司著力建立長期激勵機制,穩定人才隊伍,有助于公司長遠穩健發展。
通過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實現公司與人才的共贏,推動上市公司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可茲證明,2020年深市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剔除異常數據后,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17%、38.75%,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4.79%、26.75%,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均高于深市平均水平,顯示股權激勵等工具正“賦能”公司發展。
有“勵”也有“激”
監管提升機制效能
人欲盡其才,需先利其器。股權激勵是一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利器”,也需分情況來看,用得好是“激勵”,用得不好就有可能成為白給的“福利”。
如何實現有“勵”也有“激”,提升激勵機制的效能?深交所給出的答案是“放”與“管”并行。
“放”者,為提升機制靈活性、增強公司自主性,釋放制度改革的活力。
以創業板為例,2021年是創業板股權激勵機制改革并完整實施的第一年,本次改革引入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模式,同時在授予價格、激勵對象、激勵規模等方面優化制度安排。
2021年以來,創業板新型股權激勵方案持續涌現,市場熱情持續高漲。創業板公司披露的238單股權激勵計劃方案中,174單方案使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工具,占比達73.11%。
改革成效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
“定價機制優化給予我們更多自主權,更有利于創新型公司根據實際情況推出差異化、競爭化的激勵方案;此外,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不要求被激勵對象在被授予時即支付出資款,當符合相關條件后再出資。這其實減輕了出資壓力。”一創業板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前述公司提及的正是創業板股權激勵機制改革的重點: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允許公司在滿足相應獲益條件后,將授予股份分次登記至激勵對象名下,突破了60日內完成授予登記的限制;新規允許創業板上市公司對限制性股票進行自主定價,同時要求財務顧問就定價合理性發表意見。
“管”者,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提高監管服務質效,促進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深交所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加大對異常情形監管力度,支持引導上市公司合規高效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
聚焦信息披露,強化事中事后監管,2021年,深交所全年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相關事項共發出關注函、問詢函等相關函件58份。通過問詢和監管發揮糾偏作用,針對考核指標設置過低或指標隨意變更、三季報后推出以當年為考核期的方案、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化”、涉嫌利益輸送或規避監管規則等問題,要求公司就方案合理性、定價依據、是否涉嫌利益輸送、考核指標變更的合理性、是否能夠發揮長期激勵效果等情況進行補充說明,同時要求中介機構對公司考核指標、考核期設置以及考核指標變更的合理性發表明確意見,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此外,深交所還豐富培訓手段,提高服務質效。通過董秘資格及后續培訓、獨立董事培訓、“關鍵少數”培訓、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提升培訓及股權激勵專題研討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深交所創新成長學院”在線學習平臺,夯實公司規則意識、提升實施效率、樹立對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的正確理念,引導公司將股權激勵與公司戰略掛鉤,真正服務于長遠發展。
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越來越能靈活使用股權這一工具來完善優化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中國資本市場日趨成熟,也意味著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日益完善。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