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隨著一紙公告,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的“抗新冠藥物”概念股海辰藥業“熄火”了。
2月24日上午,海辰藥業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原料藥奈瑪特韋的化合物專利歸屬于輝瑞公司。公司研究的奈瑪特韋原料藥未受到輝瑞授權,因專利保護暫不可對外銷售,僅供公司科研使用。回復中還稱,公司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制劑計劃研發投入約為4000萬元,截至2022年1月底,研發投入約50萬元,未來仍會產生研發投入,如后續研發失敗,可能導致前期投入無法收回,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隨后,海辰藥業二級市場股價盤中一度大漲后回落。當日,海辰藥業收于68元/股,下跌1.6%。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海辰藥業股價開啟一輪上漲行情,截至2月24日,年內漲幅為240%。
一紙備案增加上市公司30億元市值
2月21日,海辰藥業公布了安慶匯辰年產100噸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其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備案公告。這一紙項目備案引發了公司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總市值增長超30億元。
隨著上市公司回復交易所的問詢,該項目的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2月24日,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海辰藥業介紹,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是目前抗新冠病毒的近似特效藥,公司該項目的原料藥名稱為奈瑪特韋(英文名:nirmatrelvir),本項目的關鍵中間體名稱為SM2((1R,2S,5S)-6,6-二甲基-3-氮雜雙環[3.1.0]己烷-2-甲酸甲酯鹽酸鹽)。
海辰藥業表示,因輝瑞公司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所需三個關鍵中間體SM1、SM2、SM3,全球均有其合格供應商,能進入輝瑞公司供應鏈體系的,判斷為進入法規市場。輝瑞公司日前宣布已和聯合國支持的藥品專利聯盟(MPP)簽署許可協議(該協議適用于95個國家,覆蓋全球約53%的人口),允許數十個低收入國家生產仿制其抗新冠病毒口服藥,將上述地區判斷為非法規市場。
海辰藥業的研究院于2020年12月開始進行中間體SM2的工藝開發,于2021年7月-8月完善SM2的生產工藝、分析方法研究及標準制定,2021年9月起商業化生產。海辰藥業提示,公司中間體SM2屬于醫藥化工產品,無化合物專利,市場競爭充分,并非公司獨家生產,價格總體呈下行趨勢。公司SM2中間體目前僅通過貿易商向非法規市場銷售,無固定終端客戶,貿易商未與輝瑞公司有商業合作,未向輝瑞供應相關中間體,未來公司中間體能否進入非法規市場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存在嚴重不確定性。
此外,開發奈瑪特韋原料藥是仿制藥研發的重要環節。
海辰藥業稱,公司研究院于2021年11月開始進行奈瑪特韋原料藥的工藝開發,目前已完成中試工藝研究,后續仍需進行中試規模的生產工藝驗證、對奈瑪特韋原料的質量標準及穩定性等進行進一步研究以及登記備案工作。此外,該原料藥奈瑪特韋(英文名:nirmatrelvir)的化合物專利歸屬于輝瑞公司。公司研究的奈瑪特韋原料藥未受到輝瑞授權,因專利保護暫不可對外銷售,僅供公司科研使用。
對于海辰藥業上述項目的市場化前景,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其盈利預期取決于多個因素,具體包括疫情的發展、輝瑞公司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的市場需求以及相關公司能否獲得訂單及產能等等。“此前國內有企業獲許仿制默沙東新冠口服藥物,未來哪些企業能獲得輝瑞公司的仿制許可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公司稱立項金額未達到信息披露標準
2月21日,海辰藥業收到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出具的《關于對南京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安慶匯辰年產100噸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其關鍵中間體的生產是否具有商業化意義,是否達到信息披露標準,公司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對此,海辰藥業表示,該立項金額未達到法定信息披露標準,但考慮到近期該信息的敏感性,為避免誤導投資者,公司在取得立項備案后及時進行了公告,并充分提示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本市場,新冠藥物概念股頻繁上演漲停潮,并出現了越澄清股價越漲的現象,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包括雅本化學、精華制藥、翰宇藥業、仟源醫藥、康芝藥業等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在多份關注函中,交易所也要求多家上市公司說明所披露事項是否達到相關信息披露標準,是否存在利用自愿性信息披露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
對此,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向記者表示,資本市場要守住高質量信息披露的紅線,一定不能形成上市公司通過發布模棱兩可、涉嫌虛假的信息來誤導投資者的逆向淘汰機制。否則在沒有懲罰機制的情況下,客觀會鼓勵更多的上市公司去蹭熱點。因此監管函一定要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的、準確、全面、及時的信息披露。
(編輯 上官夢露)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