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2月24日晚間,鄭州煤電公告稱,其分公司告成煤礦主井底裝載硐室1名信號工墜落到計量斗內,造成死亡,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并進行停產整頓。
事實上,近三年來,鄭州煤電煤礦頻頻遭遇黑天鵝,并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從2014年起,鄭州煤電的經營業績便一路下滑,公司如何扭轉發展局面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其控股股東鄭煤集團之前承諾的優質資產注入遙遙無期,近期引入的二股東平煤神馬集團能為公司帶來新業務嗎?在雙碳目標下,公司是否有其他產業布局?
突發情況頻出業績受影響
公告顯示,2月23日13時06分所屬分公司告成煤礦主井底裝載硐室1名信號工墜落到計量斗內,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后,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相關規定與程序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報告,并進行停產整頓。
鄭州煤電表示,告成煤礦年核定產能120萬噸,2021年度受區域政策性停產和暴雨災害等因素影響生產煤炭69萬噸,營業收入3.88億元,占公司全年總收入的12.05%。鑒于目前尚無法確定告成煤礦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此次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暫無法預測。
事實上,近三年來,鄭州煤電所屬煤礦意外事故頻繁發生,并對該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了較大影響。
2019年鄭州煤電兩對主力礦井突然遭受黑天鵝事件,新鄭煤電和白坪煤業受地質條件影響,煤質、售價和產量均下降,導致其當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大幅下降。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一直持續到2021年。
為了解上述兩對礦井目前情況,《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的名義致電鄭州煤電,公司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請關注公司2021年的年報。”
鄭州煤電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受政策性停產以及暴雨災害等影響原煤產量大幅下降,減少當期收入9.73億元;超化煤礦因水災造成長期停產,發生搶險復產費用等1.71億元。公司預計2021年虧損0.7億元至1億元。
出路在何方?
鄭州煤電主營業務為煤炭開采與銷售,這種“一煤獨大”的經營狀況正面臨著發展窘境。
2014年-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95億元、119.96億元、94.52億元、57.12億元、48.10億元、35.80億元、27.93億元,營業收入規模持續減少。2018-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2億元、-9.22億元、-9.44億元。
事實上,隨著雙碳目標的加快推進,煤企面臨著發展變局。
2021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在此背景下,煤企紛紛求變,比如:露天煤業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公司將名稱變更為電投能源,由之前的煤電鋁傳統能源提供商向綠色電力方向轉型。兗州煤業更名為兗礦能源,未來5年至10年將布局綠色礦山、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智慧物流五個產業發展方向。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碳背景下煤炭作為能源的角色將會逐步被清潔能源替代,但對特種能源以及煤化工產品的需求會持續增長。因此煤炭企業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從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節能降碳技術升級來實現運營環節高效率、低排放、成本降低和安全生產。”
2021年煤炭價格上漲,煤企業績普遍大增,但鄭州煤電繼續虧損,這與公司經營業務單一不無關系。
2月17日,鄭州煤電公告,其控股股東鄭煤集團已于2022年2月16日辦理完畢過戶登記手續,正式轉讓6323萬股鄭州煤電股份給平煤神馬集團,鄭州煤電正式迎來新的二股東。平煤神馬集團是否會給公司帶來新業務或者注入優質資產?上述鄭州煤電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并沒有新業務,也沒有轉型發展其他業務的打算,還是以煤炭為主。”
那么,在嚴控煤炭消費增長的大環境下,鄭州煤電依然以煤炭業務為主,尚未有新的增量業務布局,如何扭轉“一煤獨大”對其發展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編輯 崔漫 才山丹)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