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備受關注的騰訊收購黑鯊計劃已近尾聲,此舉被視為國內互聯網大廠布局硬件設備的代表性案例。
若將視野拉長,可見騰訊這番操作并非孤例。近年來,“虛實結合”成為全球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核心發展趨勢之一。
這背后有著怎樣的產業邏輯?去年來,元宇宙浪潮給互聯網和科技產業帶來巨大變革,巨頭企業們發現,具有高科技壁壘的核心硬件設備,將成為未來的競爭核心。今年初,上海證券報刊發《游戲業雙線突圍:元宇宙烈火煉金出海者乘風破浪》一文就曾預言,未來“軟內容”走向“硬科技”將成為游戲等互聯網行業的明確趨勢。
更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邏輯背后折射著監管邏輯。騰訊此次收購已透露出頭部互聯網企業投資思路的轉變。隨著反壟斷監管的持續落地,從前互聯網利用自身流量與資本優勢,大肆跨界投資并購的現象逐漸消失。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鼓勵企業“脫虛向實”的監管背景之下,沿著產業鏈縱向投資,啃硬件設備的“硬骨頭”成為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的必由之路。
黑鯊收購接近尾聲
據媒體報道,騰訊收購黑鯊公司的計劃已進入最后階段,該樁并購價格不超30億元。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黑鯊硬件開發團隊已入駐騰訊辦公園區,后續,騰訊計劃招募上千人的硬件團隊。
公開信息顯示,黑鯊聯合創始人吳世敏曾擔任華為移動寬帶終端產品線總裁、北京華為研究所所長等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羅語周曾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副總裁,兩位華為的硬件開發大牛人共同搭建起眾思科技團隊最早的班底。作為一個較為小眾的品牌,黑鯊手機或許并不為大眾所知,它真正引起業內注意的,是其在游戲性能方面的優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2018年第一部黑鯊游戲手機發布以來,其專注于高算力高渲染的高度定制化硬件設備,在游戲業內引起了廣泛重視。比如其首創的X型智能天線,以及超過30款手游的功能適配開發,讓黑鯊在已是一片紅海的手機市場獨樹一幟。有分析人士認為,其作為硬件廠商在游戲等方面的適配能力,或許是騰訊此次收購中最為看重的。
此前報道稱,收購后騰訊計劃收縮、控制黑鯊的手機業務,減少虧損,但為其AR眼鏡制定了一個長期的發展計劃,并遴選了業內最具實力的供應商。其首款產品將會在2022年下半年上市,騰訊希望到2023年可以銷售數百萬臺。
對于這一傳聞,有上游硅基顯示器芯片廠商向記者確認了此事。據了解,目前騰訊與黑鯊方面已和國內頭部AR類顯示器芯片廠商展開具體的溝通。
“目前AR和VR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出貨量不足,整個生態無法運轉起來。”一位業內分析師表示,去年隨著Facebook(即現在的Meta)旗下的VR設備Oculus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業內普遍認為此輪可穿戴設備的熱潮或許能真正落地。“硬件設備的普及會呈現一種指數上升的趨勢,因此前期幾百萬臺、上千萬臺的積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該分析師認為,若騰訊此后依靠黑鯊布局的AR設備能夠率先突破百萬乃至千萬大關,或許將直接影響國內整個行業的趨勢。
“騰訊此次依靠黑鯊選擇AR領域很有意思,因為業內如今對于AR和VR哪個先爆發依然有爭論。”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騰訊此舉或是在技術上選擇了一條和蘋果類似的道路,此前蘋果CEO庫克曾直言看好AR技術。有意思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AR眼鏡廠商北京蜂巢科技(SUPERHEXA)近期發生工商信息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持股比例為7.326%。
大廠紛紛投資硬件
回顧此次收購,對于騰訊而言這更像是一場“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經歷。
此前騰訊看好的VR設備廠商PICO在收購環節遭遇字節跳動的“截胡”。彼時,有業內人士透露稱,早在2021年8月騰訊便兩次報價PICO,報價金額不到30億元。然而最終字節跳動以接近百億元的出價橫刀奪愛,并迅速拿下PICO。此后,騰訊陸續又接觸了幾家VR設備公司,最終選擇了以游戲手機而知名的黑鯊。
字節跳動出手的迅猛,揭示出如今互聯網大廠布局硬件環節的決心。
就在3月1日,有媒體報道稱,知名芯片廠商高通和字節跳動在MWC2022期間宣布合作開發XR設備和軟件。此次合作主要針對XR技術開發,目標是發展全球XR生態。此舉也被業內視為字節跳動為手中這柄利劍“賦能”的重要舉措。“所謂的元宇宙,本質上意味著下一代互聯網公司必須在底層上有過硬的技術,無論是硬件設備還是各類基礎的云計算設施。”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未來的互聯網行業沒有硬核的技術,絕不可能在市場上立足。
實際上,不僅是字節跳動,另一家短視頻巨頭快手也早早地在相關領域開始布局。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9月,混合現實(MR)科技公司Nreal宣布已完成4000萬美元的B1輪融資。此輪融資正是由快手牽頭。除此之外,包括阿里、網易等在內,梳理他們近年來的投資版圖就會發現,其中不乏硬件設備及底層引擎在內的各類基礎性建設。
如果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就會發現,騰訊在相關領域的資產幾乎與谷歌等巨頭不相上下。資料顯示,谷歌在AR等領域目前主要有7項投資,蘋果沿著AR產業鏈投資康寧等硬件廠商。去年,騰訊曾參與英國手部追蹤與觸覺反饋技術公司Ultraleap的D輪融資以深化其AR投資組合,投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此外記者注意到,騰訊還曾參與知名虛擬引擎廠商EpicGames的融資項目。
“騰訊這輪硬件設備的投資是勢在必行的,因為留給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位市場人士認為,作為一家社交起家的公司,在度過移動互聯網的10年繁榮后,騰訊需要一個更為堅實的硬件底座,支撐其開啟下一個“虛實結合”的新互聯網時代。
沿產業鏈縱向布局、搶占競爭高地
“這場互聯網公司向硬件領域的拓展,既有行業發展的使然,也有政策導向的必然。”一位市場人士分析稱,相較于互聯網行業以前頻頻曝出的跨界收購,如今更多的收購已變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這與監管部門打擊資本無序擴張、引導產業‘脫虛向實’的政策舉措有著很大關系。”
相較于短期涌向高回報行業的“橫向跨界”投資,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要小不少,回報周期也更為漫長。“但是對產業發展來說,這樣的投資才真正有利于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配合,以期實現產業鏈的發展升級。”前述市場人士認為,這更像是一場“啃骨頭”的硬仗。
經歷了20年的發展,如今互聯網行業已步入“深水區”,許多“欠賬”需要償還。“就像前兩年繁榮的手機行業一樣,有一天突然發現我們在底層的芯片、操作系統上,都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在全球的產業鏈中就無法占據高位。”一位互聯網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如今在整個行業中依然存在。
“就如我們現在要打造數字孿生,但是底層的3D互動引擎基本上依靠國外引擎。”一位游戲行業人士透露,國內沒有開源的平臺,就意味著所有的標準也都受制于國外,而一款引擎的開發難度不亞于當年的電腦操作系統。
向硬件延伸,便是如今國內互聯網企業尋求突破的關鍵之路。
如今許多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也都開始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新興互聯網公司米哈游就在內部成立了米哈游研究中心(逆熵工作室),是米哈游從事腦機接口研究的重要部門。
去年3月,米哈游與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瑞金醫院腦病中心米哈游聯合實驗室”。據了解,該項目合作的主要內容為腦接口技術的開發和臨床應用,由米哈游提供專項資金。雙方將會在“難治性抑郁癥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項目上聯合攻關。“腦機接口的研究在醫學上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技術本身也是未來互聯網的重要接入渠道。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