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見習記者 賀王娟
3月7日晚間,恒泰艾普回復了前一日深交所對碩晟科技罷免董事及提名新董事的關注函內容。從公告內容來看,碩晟科技與舊股東之間火藥味依舊十足。
關注函顯示,碩晟科技稱張后繼等4名董事存在嚴重干擾公司獨立董事依法行使職權、企圖干擾公司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正常召開等行為,已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公司董事;碩晟科技作為擁有公司3%以上股份表決權的股東,有權依法提出股東大會臨時提案。
被罷免的4位董事卻稱,碩晟科技持股比例不足3%,無權單獨提出臨時提案,且張后繼已經被推選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無合理理由罷免董事長將嚴重損害公司形象。
短短一月有余,恒泰艾普管理層再度震蕩,昔日“同盟”為何又會撕破臉?《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開年以來,恒泰艾普紛爭不斷,其主要矛盾還是在于恒泰艾普公司董事會席位及公司實際控制權之爭。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實際掌控公司,新的實控人入主公司后,基本都會借機對公司重要崗位進行“大換血”。
昔日“同盟”撕破臉
碩晟科技著急“大換血”
“我不同意今天以公司名義回復的全部內容,我認為公告存在重大虛假性陳述,將嚴重誤導投資者,如公司證券部擅自發布公告,本人將責成公司立即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董事孫玉芹、張后繼、李顯要、李萬軍、劉慶楓、郭榮、王樸認為,不能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
面對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恒泰艾普董事會成員在回復中出現了嚴重分歧。3月6日,深交所再次下發問詢函,要求恒泰艾普公司所有董事分別說明對相關事項的意見及判斷依據。
3月1日,恒泰艾普一紙公告讓公司原本趨于塵埃落定的股權之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碩晟科技要求一次性罷免孫玉芹、張后繼、劉慶楓、李顯要、李萬軍等五名董事,并提名了王瀟瑟、楊永先、閆海軍、吳文浩、王艷秋、于雪霞等六名非獨立董事。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從碩晟科技提議罷免的董事背景來看,孫玉芹、劉慶楓以及以及辭職的董事姜玉新,都是在銀川中能和碩晟科技入主恒泰艾普之前的原管理層,而張后繼、李顯要、李萬軍則是銀川中能提名過的三位董事。如今,曾經互為對立方的銀川中能代表和原管理層站在了一起,共同反對碩晟科技對董事會成員新的調整。
在此之前,孫玉芹與碩晟科技更像是“同盟”。2021年5月,碩晟科技還未入主之前曾提議罷免恒泰艾普6名董事、1名監事,當時恒泰艾普有10名董事不同意把碩晟科技的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但孫玉芹投了棄權票。而2021年12月27日,恒泰艾普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現場,孫玉芹似乎對于當時選舉的結果異常滿意,并在現場直言,“這真是一場和諧的股東大會”。
然而,擔任董事長僅僅兩個多月,2月8日,孫玉芹就遭到了碩晟科技的罷免,孫玉芹在股東大會上對此表示反對。耐人尋味的是,2月15日,孫玉芹主動辭任董事長,從公司發展的大局出發,著眼公司目前和未來的長期發展,決定辭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職務。
碩晟科技的入主,要從2019年說起。2019年,恒泰艾普原實控人孫庚文將其所持有的10.67%股權轉讓給銀川中能。股份轉讓之后,銀川中能成為恒泰艾普的第一大股東。2020年,碩晟科技開始通過舉牌的方式強勢增持恒泰艾普。截至2020年末,銀川中能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恒泰艾普15.63%的股權,碩晟科技合計持股比例為16%,反超了前者。但由于掌控著董事會,銀川中能仍是公司實際控制方。
2021年12月27日,恒泰艾普公告,碩晟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李麗萍、王瀟瑟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17.40%,公司控股股東由銀川中能變更為碩晟科技,實際控制人由劉亞玲變更為李麗萍。
隨著實控人的變更以及董事會的改選,原本以為恒泰艾普的股權之爭可以告一段落,中小股東也松下了一口氣。但如今看來,恒泰艾普的未來,仍是未知數。
對此,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控股股東入主,必定會通過變更董監高行為鞏固對企業重大經營事務的主導權,同時也是為下一步可能做的經營業務調整掃平道路。
“董事會大換血體現出新舊控股股東之間的矛盾。”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碩晟科技是取代銀川中能成為新控股股東的,但目前控股股東無法取得公司董事會絕對控制權,無論是進行業務調整還是資本運作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要通過罷免與原實控人有關聯的董事,提名新董事來完成對董事會的改組和控制。”
連續虧損
股價大幅震蕩
公司“內斗”不斷,恒泰艾普在二級市場表現大幅震蕩,在國際原油不斷上漲的態勢之下,恒泰艾普股價一路走高,2月24日更是收獲一個20cm漲停,而自2月7日以來,21個交易日恒泰艾普股價大漲46.67%,其股價自4.28元/股漲至5.85元/股,期間更是沖上7.48元/股的高點,跑贏大盤指數。不過近日隨著公司董事“奪權”斗爭愈演愈烈,新舊股東雙方圖窮匕見,公司股價應聲大跌,3月2日至3月8日,恒泰艾普股價從最高點7.48元/股,快速回落,今日收盤報5.84元/股。
資料顯示,恒泰艾普業務主要分為核心精密儀器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務板塊、工程作業技術服務板塊、油氣勘探開發專業軟件板塊、新業務發展板塊和油氣資產板塊五個板塊。
從基本面來看,近年來公司營收連連下滑且虧損嚴重,自2017年以來公司營收不斷下滑,2017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9.33億元、14.88億元、10.64億元、6.60億元,其歸母凈利潤表現也不理想,多年凈利處于虧損狀態,僅在2018年扭虧為盈其后便陷入更大的虧損之中。2017年至2020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6億元、2620萬元、-12.08億元、-12.09億元。
據其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公司預計營收為3.5億元至4.5億元,預計歸母凈利潤為-7.5億元至-4.5億元。雖凈利減虧但其營收卻在不斷下滑,公司對此解釋稱,因受債務糾紛影響,公司和子公司包括基本戶在內的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對公司業務招投標和生產經營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下滑、經營業績虧損。
“這種‘野蠻人’的實際控制人更迭行為是成熟資本市場屢見不鮮的事件,”秦若涵指出,特別是股權分散的公司,很容易出現被舉牌后實際控制人易主,進而公司內部可能出現新舊股東產生矛盾而影響公司正常業務開展的風險。
“一家上市公司的業務發展是要依靠足夠穩定的內部結構以及足夠強大的內驅力才能夠實現”,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只要內部不穩,就會面臨巨大的問題。如果公司把精力都放在‘內斗’上面,那么公司的經營管理包括政策的長期性都會受到影響,難以支撐公司的長期發展。”
胡麒牧亦提示,雖然近期國際油價上漲,油服概念股都有上漲,但鑒于地區局勢的不確定性,油服板塊異動缺乏可持續性。公司還是應該在雙碳背景下著眼長遠發展,優化業務布局,實實在在打造業務增長點。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