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繼新力控股宣布無法按期披露2021年財報后,3月21日晚23時,龍頭房企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也相繼宣布延遲刊發財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部分房企年報延遲發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疫情干擾,造成審計工作難以推進。但當前環境下,投資者對于房企延遲發布年報更為敏感,作為企業應該主動、坦誠地與投資者進行溝通,解除投資者顧慮。
多家房企“年報難產”
世茂集團及物管公司世茂服務均表示,全年業績延遲刊發,原因是審計程序受到以下情況的影響:其一,集團的若干管理層及雇員在最新一波新冠疫情中被安排接受檢疫隔離;其二,從第三方取得若干外部確認函以進行審計之工作有所延遲。
融創中國發布的公告也顯示,由于近期的新冠疫情導致的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公司的審計程序無法按期完成,主要包括銀行、客戶及供應商等函證程序,由于主要運營城市快遞停運,以及集團各地有員工被隔離或辦公現場被封控,部分附屬公司蓋章困難,導致函證發出延誤;同時,銀行、客戶及供應商等函證接收情況不可控,存在較多二次或三次發函,導致函證確認程序延誤。
同時,融創中國表示,預期2021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較去年下降約85%,核心凈利潤較去年下降約50%,主要由于集團處置貝殼股票錄得投資損失;同時,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嚴峻的環境影響,集團2021年度錄得的銷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及計提的存貨減值、應收款項等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有所增加等綜合因素所致。而此前大發地產、易居中國等房地產行業公司也紛紛發布業績預警公告。
相關房企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2021年是非常困難的一年,業績下滑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后續是否能夠緩解,還要看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的反應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部分房企2021年業績表現不佳,但以往作為房企附屬板塊的物管行業,則表現搶眼。
3月份以來,碧桂園服務、金科服務等紛紛發布盈喜公告,而3月21日晚,融創服務也發布了正面盈利預告,基于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以及現時可得的資料,預期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較上年度增長超過100%,主要由集團于本年度管理規模增加帶來收入增加,同時盈利能力提升。而這也是公司連續第三次盈喜凈利增長超過100%。
“物管企業財務表現穩健,收入來自于收繳物業費及增值服務等業務,與地產開發母公司商業模式有很大差異。”上述業內人士稱,鑒于此,物管行業雖是房地產行業拆分出來的細分行業板塊,但其市場估值與地產開發公司表現有較大差異。對當下而言,旗下物管上市平臺表現穩定之際,有短期流動性壓力的房企,著力點應傾注在利用多種手段化解債務危機。
房企化解債務風險待解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房地產行業政策底部已經顯露,但市場底部還未出現,房企的開發貸款依然緊張,雖然多家銀行宣布向房企提供并購貸款,但實際落地的很少。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房企仍有大量的債務到期。
不過,隨著多部門近期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表態,部分房企似乎看到了化解債務危機的希望。
3月16日,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提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隨后財政部、央行、證監會等部門相繼發聲。其中,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在穩增長的宏觀背景下,當前房地產行業基本面筑底,邊際改善政策持續,預計后續仍有利好政策值得期待。”萬聯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潘云嬌表示。
但支持政策也需快速落地,國金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杜昊旻認為,“從融資端看,大多數民營房企的境內外融資渠道尚未完全恢復,仍面臨很大的債務兌付壓力。我們認為,雖然目前已有多城市出臺相關房地產幫扶政策,但對銷售提振效果不明顯,需更多有力度的政策落地;同時,由于當前疫情形勢嚴峻,調控放松政策的落地時間和效果或受影響,需要使用更直接的信貸工具來緩解房企現金流壓力,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
(編輯 白寶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