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行情轉冷或股價一蹶不振時,回購、增持是上市公司和重要股東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的積極信號。
3月以來,A股市場走低,賽道股、白馬持續回調,投資者信心低迷。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及高管多舉措提振投資者信心,包括回購、增持、提前亮相經營情況等。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4月14日,本月上市公司已回購金額接近48億元,是3月的兩倍多;34名重要股東月內開啟增持計劃,增持股東數量超過今年1、2月份。
年內股東擬增持金額
已超60億元
數據寶統計,今年以來,共有87家公司的162名重要股東披露增持計劃,涉及金額超過60多億元,創源股份、格林美、海爾智家等11家公司股東已完成增持計劃,石大勝華、恒通股份部分股東完成增持計劃。
從進行中的增持計劃來看,14家公司擬增持金額上限超過1億元,中國移動、東方盛虹超過10億元。中國移動于今年1月回歸A股,控股股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擬增持上限達到50億元。東方盛虹控股股東盛虹科技及其關聯企業(除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外)的部分員工擬合計增持上限14.68億元,其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90%,增幅創歷史新高。另外,立訊精密、旗濱集團等公司重要股東擬增持上限均超過3億元。
市場表現方面,中國移動上市初股價橫盤數個交易日,3月中旬以來企穩上揚;東方盛虹自去年9月中旬股價創新高以來一路震蕩走低,2021年9月16日至今,股價累計回撤60%以上。
11家公司回購上限
超5億元
從上市公司回購情況來看,366家公司完成(部分完成)回購,其中ST松煬、暢聯股份、豪悅護理等股年內多次回購,已回購超5億元的有恒力石化、邁瑞醫療、正泰電器、三六零、長春高新等。
與此同時,還有225家公司回購計劃處于董事會預案或股東大會通過階段。按照回購價格上限及預計回購股數計算,回購上限超過10億元的有海爾智家、萬科A、恒瑞醫藥等5家公司;蘇泊爾、赤峰黃金、三安光電等6家公司回購上限超過5億元。領益智造、凱萊英、廣聯達等年內發布多次回購預案,但金額相對不高。
從行業分布來看,家電行業公司擬回購上限合計超過40億元,醫藥生物、房地產回購上限超過30億元,傳媒、建筑材料及電子行業超過10億元。
19家公司既有增持
也有回購
部分公司回購和增持計劃同時進行。數據寶統計,19家公司年內同時進行回購和增持,完成回購的有6家,分別是盈康生命、天準科技、洽洽食品等,克明食品、盛通股份、海爾生物回購計劃正在實施中,其中盛通股份已完成增持。19股年內平均回撤15%以上,翔宇醫療、寒武紀-U、旗濱集團等5股年內跌幅均超過30%,萬科A、克明食品等小幅上漲。
有8家公司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且2021年凈利潤增幅(含預增上限)超過15%,旗濱集團、盛通股份、海爾生物、顧家家居凈利潤增幅超過100%,且年內股價下跌超過20%。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