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毛可馨
萬億市值的比亞迪來了。
6月10日,比亞迪股價走勢強勁,盤中一度摸高至每股350元,最終收漲8.19%,報每股348.8元,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1.02萬億元,在深市僅次于最新市值1.05萬億元的寧德時代,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九。
自2003年涉足汽車產業以來,比亞迪幾乎伴隨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在產業熱潮中,表現出色的車企既是受益者,也是引領者。接下來,比亞迪還需要在經典車型、智能化和全球化方面下工夫,在全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為什么是比亞迪?
在消費市場賺足訂單之后,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緊隨寧德時代,接近萬億市值的比亞迪超越大眾汽車集團,緊隨特斯拉和豐田,成為前十名中唯一一家中國車企,也是全球市值前十車企中唯一一家自主品牌,甚至被冠以“比王”之名。
萬億市值的比亞迪是在近期一系列利好中誕生的。從行業來看,國內車企生產交付逐漸走出疫情陰霾。汽車板塊近期整體表現活躍,Wind汽車整車指數從4月底的低點至今反彈幅度已超42%。憑借強大的自供體系,比亞迪在本輪疫情中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銷量表現一枝獨秀。公司公告顯示,5月,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11.49萬輛,連續3個月銷量達“10萬+”,1~5月累計銷量已破50萬輛。這一成績在同期國內車企中排名第一,與跟隨者拉開顯著差距,5月特斯拉中國經產能恢復后銷量達3.2萬輛,小鵬、理想、蔚來等新勢力恢復至1萬輛左右。
在年度業績會上,比亞迪定下今年銷量目標在150萬輛至200萬輛區間。近期,純電轎車海豚、混動SUV唐DM-p等新車型上市,給比亞迪銷量再添活力。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在近期股東大會上透露,比亞迪在手未交付的訂單超過50萬臺,交付周期在5~6個月左右,“現在唯一不滿意的就是交付時間太長,我們正在努力加快生產”。
比亞迪的角色不僅是整車廠,還是重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近日,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在媒體采訪中承認,比亞迪將向特斯拉供應電池。雙方公司層面未就此事回應,但業內普遍認為供貨在意料之中,因為特斯拉正著力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占比,這是比亞迪的強項,且車企謀求與更多電池供應商建立合作已經成為趨勢。
此前,“比亞迪將供貨特斯拉”的消息就在市場流傳,王傳福也曾公開表示:“幾乎每一個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與弗迪電池洽談合作。未來,刀片電池將陸續搭載在國內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上。”弗迪電池是比亞迪電池業務整合而來的子公司,刀片電池是其主打產品。如果供貨特斯拉落實,意味著比亞迪電池外供打開重要突破口,將提升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占率。
在4月疫情較為嚴重時,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曾反超寧德時代,當月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占率分別為32.18%和38.28%;差距縮小至6個百分點。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寧德時代市占率回歸到45.85%,比亞迪為22.01%。隨著更多車企尋找二供、三供,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之間也勢必產生更加激烈的競爭。
伴隨產業成長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最早涉足的業務是消費類電池和半導體元器件,2003年正式進入汽車行業,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業務已經橫跨汽車、軌道交通、光伏、電子、口罩等多個板塊,下游直接觸達汽車消費終端,上游布局延伸至鋰礦等資源端。
比亞迪多元布局鍛煉出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比如在消費電子和半導體行業的積累,讓比亞迪在早期敏銳察覺到芯片短缺的風險,并加大備貨保供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其產能穩定和銷量攀升。
真正讓比亞迪走進高光時刻的是新能源汽車。早在2003年組建汽車業務時,比亞迪就著手布局新能源汽車,是該領域實實在在的先行者。2006年,比亞迪純電動轎車F3e研制成功,搭載自主研發動力電池ET-POWER。彼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還非常薄弱,動力系統和基礎設施都不夠成熟。比亞迪在私家車領域并沒有激起浪花,只是憑借運營車取得一定進展。2009年比亞迪進入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叉車行業,2010年首批純電動出租車比亞迪e6投運,這款車型現在還常見于深圳出租車隊中。
王傳福在股東大會上談起那段發展歷程時還回憶稱:“當時主要靠的是公交電動化,但訂單量都很小,根本不支持公司龐大的研發費用。”也正是在2010年的時間節點,國內開始向新能源汽車提供財政補貼。政策催化下,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并在201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9年,政策補貼大幅退坡,造成短期波動,但整個產業在2020年真正開啟了市場化,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新車型靠產品競爭力拿下訂單,動力電池也迎來了一輪發展熱潮,并在2021年取得了超預期的市場表現。
今年3月,比亞迪停止生產燃油汽車,未來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汽車業務,也成為全球首家宣布停產燃油車的汽車企業。
迎接未來挑戰
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成績為過去和現在加冕,未來的比亞迪還需直面諸多挑戰。
首先,比亞迪需要努力使現階段的“爆款車型”維持更長久的熱度,避免再現類似2007年和2016年曾出現的“脈沖式”銷量提升。比亞迪目前更偏向于多車型戰略,旗下有王朝、海洋、軍艦、騰勢四大品牌,現在的銷量成績也是多款車型的合力。股東會現場有投資者關心,眾多不同的車型涉及到的零部件繁多,比亞迪如何做好降本工作。王傳福對此的回應是,比亞迪將通過規模化和集團化挖掘成本降低的空間,形成規模效應和利潤空間。
其次,比亞迪在智能化方面表現相對平淡。對于自動駕駛,王傳福的態度稍顯保守,稱人工智能在不斷發展,但目前對一些確定性較高的工作也無法替代,完全替代駕駛會更難,“比亞迪會堅持符合法規要求,以提升駕駛安全為目的”。不過,比亞迪也看到了智能化的重要性。關于與華為等公司的合作,王傳福表示,比亞迪不會放棄任何核心技術,會進行深入研究和儲備。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公司高度關注智能化發展,同時也是開放的,會聯合國內外有優秀資源和能力的伙伴進行合作。
最后,中國車企憑借新能源浪潮展示實力,比亞迪也終將參與到全球市場的競爭。王傳福表示,目前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有較大壓力,但還是拿出了一些緊缺資源來推動全球電動車市場。
經過產業鏈的修復,市場機構對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仍然維持500萬輛以上的預期,全球銷量預期則接近1000萬輛。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產業中,競爭者已經愈發擁擠,比亞迪的成長能否一直跟上節奏,在全球車企中取得躍升,是市場持續關注的話題。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