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6月17日,大眾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對管理架構進行了根本性調整,新的架構將賦予中國區(qū)更大自主權。《證券日報》記者從大眾集團獲悉,自2022年8月1日起,大眾集團中國董事會成為該集團在華跨品牌中樞決策組織。
同時,大眾集團宣布,任命貝瑞德?lián)未蟊娂瘓F(中國)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于8月1日起加入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負責中國業(yè)務。除貝瑞德外,中國董事會還包括奧迪品牌、CARIAD和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的中國區(qū)CEO以及主要職能部門的代表。
“新的架構賦予中國區(qū)更大自主權,旨在進一步鞏固集團在這一充滿活力的汽車市場上的領導地位。由貝瑞德領導的中國董事會將作為新管理架構核心,橫跨品牌和業(yè)務實體發(fā)揮領導作用。此外,集團將更緊密地整合運用各品牌的技術資源和能力,加快‘在中國、為中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數字化服務的發(fā)展步伐。”大眾集團表示。
貝瑞德即將接替馮思翰
中國市場管理架構根本性調整
此次中國市場管理架構調整的最大變動便是換帥。大眾集團宣布,集團董事會成員貝瑞德將于今年8月1日起出任大眾集團(中國)總裁兼CEO,負責中國業(yè)務,這也意味著馮思翰將要卸任大眾集團(中國)CEO一職。
此外,大眾集團同時任命Marcus Hafkemeyer擔任大眾集團(中國)CTO首席技術官,向貝瑞德匯報,同時加入中國董事會,其任命將于8月1日起生效。值得一提的是,大眾集團(中國)CTO是新設職能。對此,大眾集團方面稱,“新設這一職能,將加速推進集團在中國區(qū)的自主研發(fā)工作,同時與相關品牌和各企業(yè)CTO密切合作,充分發(fā)揮集團范圍內的協(xié)同效應。”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還宣布了中國區(qū)另一關鍵職能的任命:現任大眾集團俄羅斯CEO Stefan Mecha,出任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及大眾集團(中國)集團銷售負責人,該任命也將于8月1日起生效。
中國乘用車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張秀陽認為,上述一系列人事任命,源于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對管理架構的根本性調整。大眾集團中國董事會將橫跨品牌和業(yè)務實體發(fā)揮領導作用,新架構將使決策更加高效,最大化發(fā)揮集團旗下品牌間的聯(lián)動,以及與各合資企業(yè)的密切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大眾集團并沒有公布馮思翰的去向。資料顯示,馮思翰于1995年加入大眾集團,其在華任職已有超十年的時間。其中,從2019年1月至今,馮思翰擔任大眾集團(中國)CEO。
記者觀察到,馮思翰出任大眾集團(中國)CEO一職在2019年,這一時間節(jié)點正值大眾集團在華加速向電動化轉型的改革期,馮思翰由此成為大眾集團向電動化轉型戰(zhàn)略的重要推動者。然而,大眾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金豪擲并未得到預期之中的回報。從2020年至今,大眾集團在華銷量開始出現下跌趨勢。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大眾集團在華交付了約330萬輛汽車,同比下滑14.1%。其中ID.家族電動車在華共交付約7.06萬輛,低于此前8萬輛-10萬輛的預設目標。有分析認為,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銷量疲軟可能是馮思翰離任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在2021年廣州車展前夕,一則大眾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被離任”的消息就曾傳出。彼時,大眾集團(中國)給出了“不予置評”的回復。對此,馮思翰本人回應稱:“雖然管理者能夠獲得當地市場越來越多的經驗,但可能會缺乏新鮮的視角,驅動變革的力量也會減弱。而在大眾集團內部有足夠多高水平、具備國際經驗的管理人員。”
調整管理架構強化在華決策
四大目標劍指NEW AUTO戰(zhàn)略
大眾集團此番調整在華管理架構,建立大眾集團中國董事會,對外釋放了明確強化本土決策的意圖。
有接近大眾集團人士向記者透露,此番調整管理架構中國董事會將成為新的在華決策中樞,貝瑞德將領銜四大目標:第一,通過集團整體部署,實現敏捷的跨品牌決策;第二,強化區(qū)域統(tǒng)籌,細化職責分工;第三,將權力下放,賦予中國區(qū)更多決策權和自主權;第四,加碼針對中國市場的研發(fā)職責。
而這四大目標都明顯指向大眾集團的NEW AUTO戰(zhàn)略,為的是讓NEW AUTO戰(zhàn)略更好在中國落地。2021年7月份,大眾集團發(fā)布NEW AUTO戰(zhàn)略,宣布加速轉型成為軟件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并明確從機電一體化、軟件、電池和充電、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四個戰(zhàn)略領域進行全面、穩(wěn)健的布局,賦能未來技術發(fā)展與規(guī)模化應用。
“在大眾集團踐行NEW AUTO戰(zhàn)略及成功實現全球轉型的過程中,中國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因此,調整我們的組織和管理架構,使其充分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特點是成功的關鍵。”貝瑞德表示。
(編輯 孫倩)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yè)績穩(wěn)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wěn)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chuàng)...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jiān)會公布《證券期貨業(yè)統(tǒng)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wěn)、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yè):第五屆監(jiān)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jiān)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