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6月20日,因連續虧損而被強制退市的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退”或“新光圓成”)發布退市整理期第六次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交易十五個交易日,截至2022年6月20日公司股票已交易13個交易日,交易期滿將被終止上市。
5月31日晚間,公司發布了關于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的風險提示公告。自此,公司股票于6月1日復牌,證券簡稱改為“新光退”。
雖然即將終止上市,但是公司仍面臨多重問題待解決。5月底,公司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在未履行正常審批決策程序的情況下,在擔保函、保證合同等法律文件上加蓋了公章;公司控股股東未履行相應內部審批決策程序,以公司名義對外借款并被其占用。同時將密切關注控股股東對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事項的解決進展,并將及時披露進展情況等。截至6月20日記者發稿,該公司仍未發布最新進展公告。
梳理公司歷年來的公告發現,自2016年公司借殼上市以來,高額對賭協議、花式占用資金是導致觸及財務退市指標的主因。
借殼上市期間累計虧損逾85億元
新光圓成原為上市公司方圓支承,2016年3月4日,中國證監會下發核準新光集團屬下資產借殼上市批文,并在4月上旬完成標的資產交割。新光集團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周曉光、虞云新夫婦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借殼上市是按照并購規則審核的,因此更加快速便捷,但是并購后存在較大的重組工作以及或然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上述借殼上市背后,是高額的對賭協議。新光集團曾承諾新光圓成2016年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4億元;2016年、2017年累計扣非凈利潤不低于27億元;2016年至2018年累計扣非凈利潤不低于40億元。
三年對賭協議,新光圓成似乎并不順利。該公司在2016年、2017年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5.11億元及13.49億元,勉強完成對賭協議。2018年,新光圓成業績承諾再次成為一道難題,公司需要在當年實現最少11.4億元的凈利潤。而據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扣非凈利潤虧損達2.71億元。
由此,新光圓成開始連續三年虧損。據財報統計,公司2018年至2020年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2.12億元、50.85億元以及32.57億元,連續三年累計歸母凈利潤虧損達85.54億元。公司自2020年4月29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21年公司業績扭虧為盈,實現歸母凈利潤7億元,但債務和解及債務豁免形成的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19.24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2.23億元。公司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公告,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9.3.11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公司高速發展時期,設定高額對賭協議有可能成功,但是在市場發生變化和公司發展遭遇困境時,高額對賭協議可能成為拖垮公司的負擔。”
多次出現違規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借殼上市以來,新光圓成曾多次出現違規行為。涉及假借支付第三方股權收購款名義,向控股股東提供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經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假借債務轉移的方式向控股股東提供資金以及未按規定披露為關聯方提供的重大擔保等。
比如,2017年5月12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萬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廈公司”)與南國紅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豆公司”)簽署的合作意向協議,萬廈公司以重整方式取得紅豆公司所屬子公司房地產項目股權,并對地產項目進行后續開發。2018年1月30日,依據上述協議,紅豆公司向萬廈公司發出書面催告函,要求萬廈公司在5日內支付上述項目股權轉讓款人民幣8.1億元。經過雙方多輪磋商,2018年5月,萬廈公司分別向紅豆公司付款人民幣5.6億元和2億元,合計付款人民幣7.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向紅豆公司支付上述款項是基于雙方房地產項目合作事項,及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支付的股權轉讓款。而2018年5月份,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卻分批次向無錫源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借入資金人民幣7.6億元。
據悉,無錫源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紅豆公司關聯公司,鑒于上述資金的實際流向,根據大股東資金占用的一般情形,且公司尚未取得上述紅豆公司所屬子公司房地產項目股權。上述事項發生后,新光圓成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直到2018年12月初,公司才在公告中披露了上述控股股東資金占用事實。
柏文喜認為,上市違規公司不履行披露義務或者不及時履行披露義務,投資者可就此追究相應責任進行索賠。
劉向東表示,當前資本市場制度日臻完善,特別是對違規信批實施零容忍,因而對當前上市企業出現違規等行為,就要按照退市新規執行,特別是嚴打保殼、炒殼行為,強化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促使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公司退市后,要么徹底清算關閉,要么轉板或等待時機重新上市,投資者應該綜合評估退市后公司價值。
下一步,新光退該何去何從,記者致電該公司董秘,其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
(編輯 才山丹)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