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影視一哥華誼兄弟在連虧四年后,遭遇二股東騰訊的大幅減持。
華誼兄弟日前披露,公司股東騰訊8月2日至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下降至4.99%。持股比例低于5%,騰訊后續的減持動作將不受限制,這被外界視為騰訊離場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曾經風光無限,市值一度達到891.6億元。彼時,騰訊也向華誼兄弟拋出橄欖枝,雙方自2011年便建立合作關系,騰訊更是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不過時過境遷,華誼兄弟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多年罕有爆款電影,市值甚至較高點蒸發超九成。而騰訊則調整戰略重心,強化降本增效。
騰訊減持
對于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公告稱,騰訊根據自身需要,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統減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騰訊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減少。
華誼兄弟公告顯示,8月2日至4日,騰訊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華誼兄弟股票5389.3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4%,減持均價為2.2元/股;通過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2774.50萬股,導致持有的股份比例減少約1%。兩項合計,減持數量達8163.83萬股,占華誼兄弟總股本的2.94%。
曾經緊密合作
翻閱華誼兄弟公告可知,騰訊最初的投資要追溯至2011年5月。
彼時,騰訊以16元/股的均價買入華誼兄弟2780萬股,耗資4.45億元。成為華誼兄弟股東后,雙方合作關系變得緊密起來。2011年11月,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華誼兄弟專區”頻道的建設和運營、影視內容版權、影視劇投拍等方面展開合作。3年后,騰訊和華誼兄弟再簽協議,雙方在游戲業務、IP改編、電影項目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華誼兄弟2014年11月披露,騰訊以24.83元/股的價格,現金認購華誼兄弟5155萬股,耗資近13億元。到2015年認購完成,騰訊持有的華誼兄弟股份超過8%,成為華誼兄弟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華誼兄弟聯合騰訊及云鋒基金共斥資5.47億元入主港股公司“中國9號健康”,該公司后續改名為“華誼騰訊娛樂”。華誼兄弟稱,計劃將其打造成為公司國際娛樂內容整合平臺。
風光過后,華誼兄弟在2018年后形勢急轉直下。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華誼兄弟營業收入分別為38.14億元、22.44億元、15億元、13.99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1.69億元、-39.78億元、-10.48億元、-2.46億元。4年間,華誼兄弟虧損總額超過64億元。公司現金流一度緊張,實控人王忠軍甚至賣畫救公司。
回顧11年來累計超17億元的投入,騰訊的獲益情況遠遠低于預期。期間,華誼兄弟主控出品的電影《八佰》2020年8月上映,累計票房達31.11億元。騰訊影業僅以聯合出品和發行的身份參與,投資份額有限。而在分紅方面,華誼兄弟2011年-2017年累計分紅逾7億元,此后數年未進行分紅,騰訊的分紅不足億元。
調整戰略重心
騰訊減持華誼兄弟背后,是其投資思路已經出現轉向。
業績疲軟是導致騰訊調整的最大誘因。騰訊一季度實現收入1354.7億元,同比持平;凈利潤255.5億元,同比下降23%,連續3個季度凈利潤下滑。
在此背景下,騰訊開始謀求變化。
“目前,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挑戰和改變,騰訊也會主動進行調整。”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今年3月公開表示,“過去,行業是競爭驅動型,投入較大。現在,相比短期收益,大家更關注長線業務發展,更健康地投入,尤其是對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優化。公司也對虧損業務進行了成本優化動作,以便保持更加健康的增長。”
投資端也出現明顯變化。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共投資259家公司,投資公司數首破200家,較2020年的161家增加了近100家。
而在今年二季度,騰訊在一級市場的投資和并購事件為10起,一季度則為22起,騰訊在二季度的投資環比下降54%。從行業分布上來看,騰訊二季度投資重點更加聚焦,放在先進制造(4起)和企業服務(3起)領域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