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劉釗
12月9日,*ST博天發布公告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裁定批準公司重整計劃,并終止公司重整程序。根據重整計劃,公司應于12月31日前執行完畢重整計劃。重整完成后,公司將在“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業務定位下,轉變公司“工業+市政”雙輪驅動為“環境+資源”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提鋰和氫能相關科技產品業務。
*ST博天表示,“通過重整程序,公司將化解目前面臨的債務危機,并引入重整投資人提供增量資源。重整完成后,公司將保留和優化存量業務,加強內部管理與控制,降低經營成本和費用,逐步改善公司經營狀況,并適時發力新賽道,拓展新業務,增強持續經營能力。”
重整計劃獲批
公司迎來曙光
*ST博天主要從事工業水系統專業治理、城市給水和污水處理、膜產品與資源化、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等業務。受前期業務擴張過快、融資環境惡化、公司業務回款周期較長等因素影響,公司目前面臨流動性資金嚴重緊缺、大量到期債務無法償還等問題以及退市風險,已陷入嚴重的經營及債務危機。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月至9月,*ST博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20億元、11.48億元以及5.89億元,分別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歸母凈利潤-4.28億元、-14.20億元、-2.52億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為-11.37億元。
2022年4月13日,*ST博天收到北京一中院的《通知書》,告知安徽子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債權人名義申請對*ST博天進行破產重整,并申請啟動預重整程序。2022年4月21日,北京一中院決定對*ST博天啟動預重整。2022年11月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ST博天重整一案。公司重整投資人為深圳高新投、招商平安資產、海南每天新能源共同組成的投資人聯合體。
重整計劃將以博天環境4.15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13.27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5.51億股。轉增后,博天環境總股本將增至9.68億股。前述轉增5.51億股股票不向原股東進行分配,其中1.60億股用于引入重整投資人,并由重整投資人提供資金受讓,相應資金用于根據重整計劃的規定支付破產費用、清償各類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其余3.91億股用于抵償博天環境的債務。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企業破產重整符合當前國家政策導向,也是企業恢復正常經營比較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此次法院批準*ST博天的重整計劃,不僅可以為公司財務減負,而且還有望通過業務調整給公司帶來新生。”
未來積極拓展鹽湖提鋰及氫能業務
*ST博天重整計劃顯示,公司將在原有“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業務定位下,轉變公司“工業+市政”雙輪驅動為“環境+資源”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提鋰和氫能相關科技產品業務。
據*ST博天介紹,公司將積極探索通過與鋰業公司投資合作模式,將產品運用于鹽湖提鋰業務中,用以膜技術為主的提鋰工藝逐步替代高耗能、高成本提鋰工藝。此外,公司正積極拓展吸附劑產品的技術合作與研發,除了對鹽湖中鉀、鎂、鋰、鈉等資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外,公司未來還將探索硼、溴、銣、銫等稀有元素開發利用,為公司從傳統業務轉向提鋰等新能源戰略型產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紅塔證券新材料新能源分析師唐貴云表示,“我國鹽湖主要位于青海和西藏地區,基礎設施較差,氣候較為惡劣,加劇了提鋰的難度。鹽湖提鋰技術復雜多樣,仍需進一步提升。目前,對于我國鹽湖的開發,基本上是一湖一策,因此我國鹽湖提鋰的工藝較多,主要包括吸附法,沉淀法,膜法等等。很多工藝都是首次嘗試,在產品純度、生產成本、綜合化利用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除了拓展鹽湖提鋰業務,*ST博天也把目光投向氫能領域。*ST博天表示,“公司將不斷拓展‘膜+’技術優勢,依托20余年膜研發與生產經驗,同時在上市公司的優勢下引進PEM技術并推進本地產業化。氫能下游應用領域,涵蓋能源化工、電力、金屬冶金、電子工業等行業,與公司積累的工業客戶高度重合,公司可利用客戶資源積累拓展氫能業務。”
川財證券科技行業高級分析師賀瀟翔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漸有優勢,電解槽市場空間巨大。現階段堿性電解水制氫和PEM電解水制氫都面臨制氫成本較大的問題。但未來,隨著電價降低、電解槽成本降低、電解槽工作時間延長等因素疊加,電解水制氫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將具備經濟性,裝機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從業務調整范疇來看,公司涉足的鹽湖提鋰及氫能業務,作為新能源車上游重要分支,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攀升,市場高景氣度有望持續,或將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量空間。”邢星如是說。
(編輯 李波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