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2023年1月3日,海信家電公告稱,擬發行2961.80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干596人。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市場上股權激勵愈發常態化。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按預案日并剔除未通過與停止實施案例,2022年A股上市公司累計推出816單股權激勵計劃,覆蓋人數達22.48萬人,涉及股份數量1183788.77萬股,授予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的平均值為2.02%。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比2021年全年增長11%,覆蓋人數同比增長10%。
榮正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合伙人鄭培敏認為,股權激勵是上市公司人力資源的資本化、人力資本的證券化。2022年A股股權激勵市場廣度、深度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全年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將超過1000家。
科技人才激勵力度顯著
股權激勵越來越受到監管及上市公司的重視。在注冊制推進的過程中,股權激勵助力A股市場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質企業,特別是對高科技人才聚集、具有高成長性需求的公司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1月2日,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
從股權激勵實踐來看,一是傳統制造業上市公司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對核心人才的需求大,推動制造業成為股權激勵業務最廣泛的行業。據統計,2022年制造業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占總激勵數量的七成。
二是科創板、創業板匯聚一批人才密集型公司,對吸引、留住以及激發人才潛能的需求較大,對核心技術人才的覆蓋率高、激勵力度大。據統計,2022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數量達到404單,覆蓋人數合計達8.54萬人,分別同比增長16%、9%。其中,2022年科創板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數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比例已超過五成,實現新突破。
以寧德時代為例,2022年股權激勵對象為4688人,是A股公司中股權激勵人數超過4000人的少數公司之一,也是實施股權激勵中市值最高的公司。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份,公司擁有技術研發人員12132名,上半年研發投入總計達到57.7億元。自上市后,公司連續5年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激勵人數多,覆蓋范圍廣泛,充分體現出對核心技術人員的重視。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發展的要素,國家和企業理應重視。一方面,上市公司要重視其科技人才的內部激勵機制設計情況,設置合理的考核與激勵手段,同時重視對科技人才基本待遇與福利的提高,優待科技人才。另一方面,監管需加強對上市公司所設置的科研人員激勵機制的審查,確保企業提供的物質、精神激勵的科學性,同時加強科研環境的監管,確保優秀科技人才擁有良好、穩定的科研條件和環境。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股權激勵會對企業創新績效會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利益綁定實現員工收入與企業效益的同步增長,進一步體現科技人才激勵對企業提升行業競爭力的作用。
業界呼吁進一步優化規則
進一步發展A股資本市場為股權激勵操作提供更多靈活性和可能性,股權激勵機制在公司戰略層面的意義日益凸顯,隨著多期趨勢和行業龍頭在市場的標桿效應逐漸體現,未來的股權激勵市場必定會實現穩健增長。
展望2023年,接受采訪的專家對股權激勵制度優化空間、行業偏好、國企股權激勵等方面提出建議和預測。鄭培敏認為,整體上,2023年A股市場股權激勵將進一步體現“嚴監管、規范化、常態化”的發展態勢。
具體來看,制度優化改革方面,中原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周建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層要做好制度設計,按照權責相一致、多方利益兼顧的原則,規則該放寬的地方可以放得更寬,該收緊的地方則需要收緊。
行業偏好方面,邱亦霖表示,新興制造、高技術行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2023年計算機、電子設備等行業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數量會進一步增加。
談及國企股權激勵的未來,鄭培敏認為,目前國企股權激勵流程較長,不過隨著國資委、國企上市公司等各方主體的努力,國企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會越來越多。
周建華則表示,國企改革步入新階段,國企股權激勵計劃可能是未來重要的改革方向,股權激勵能提升國企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不斷釋放國企發展活力。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