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入境政策優化背景下,已有上市公司表態要加大出海力度。“2023年,公司將重點發展與開拓海外市場,例如在加拿大成立子公司,深度布局北美市場,并利用原有設立的法國與匈牙利子公司持續深耕歐洲市場。”瀚川智能日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7月起已有23家上市公司公告投資設立共計26個境外子公司,遍布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對海外業務“摩拳擦掌”。多位受訪人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開拓海外市場,不少來自于業績增長壓力。海外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設立境外子公司拓展相關業務有利于參與國際競爭、改善業績情況。與此同時,設立境外公司,文化沖突、政策風險、管理架構等是難以回避的問題。
多重因素影響設立地點
通覽26家境外公司的設立地點,選擇在美國落點的企業數量最多,新加坡位列第二。泰國、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逐步成為“熱門”,同時也有不少公司選擇在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落點。
瀚川智能董秘章敏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在選擇境外子公司設立地點時,除考慮到當地政策、經濟環境等因素外,基本邏輯是貼近現有主要客戶,并能夠覆蓋到更多本地市場。
如振江股份擬投資750萬美元在美國設立全資孫公司。“公司這一決策是建立在有良好合作關系客戶的邀請基礎之上。設立境外公司可以進行本地化的營銷服務和集中化的售后服務,有助于公司對美國地區客戶的開發和維護,開拓美國地區的光伏業務。”振江股份表示。
城市的國際化地位是部分公司進行選擇的另一影響因素。主營航運的盛航股份與興通股份分別擬出資3000萬美元、3500萬美元在新加坡設立子公司,以利用當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航運中心的優勢,開展國際液貨危險品運輸業務。
當地產業集群的構建情況與發展前景同樣被部分上市公司納入考量。擬在泰國設立子公司的中富電路表示,泰國當地印制電路板的相關產業鏈配套不斷完善,其具備土地、廠房、人力、稅收方面的成本比較優勢。
勁嘉股份則看中了印度尼西亞在新型煙草的相關政策、產業扶持等方面具備較強優勢。跨國煙草公司陸續在印尼布局,在產業集群的帶動下基本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煙草產業發展格局,因此公司決定投資約900萬元人民幣在此“落子”。
此外,盛新鋰能則因非洲當地的鋰資源而決定在津巴布韋設立全資子公司,滿足后續對非洲鋰礦資源的勘探、開發等業務需要。
“出海”成為趨勢
“對于產品能夠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上市公司來說,利用資金、品牌優勢‘走出去’會是一種趨勢。”章敏告訴記者,海外業務一直是瀚川智能的一項優勢,公司在上市前的海外業務占比一度高達70%,連接器、傳感器等汽車電子產品擁有諸多國際廠商客戶,且毛利率相對較高。
“不少國內企業的優質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性價比優勢,同時毛利率又比國內市場高。業績增長壓力下,這促使不少制造業領域的細分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全球產業鏈。”有產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外,分散市場、熨平不同國家經濟周期下可能帶來的業績波動同樣是“出海”帶來的優勢。
相較海外倉庫或網點,境外子公司的優勢則更多體現在本地化。
“本地化公司、本地化用人,不僅可以節約物流等顯性成本,更關鍵的是以一家當地公司的身份參與到本土競爭中,進而生根發芽。”章敏說,盡管當前部分國家提出制造業回流等保護政策,但這同樣帶來發展機遇,“缺失的生產能力需要時間重新搭建,這就給了部分上游設備制造廠商機會。通過海外公司的提前布局占據先發優勢,并逐步融入到當地產業中,從而削弱政策影響。”
諸多難點仍需克服
設立境外子公司同樣面臨諸多挑戰。“本土化做不好,不僅沒法提高公司毛利率,更可能變成一種‘燒錢’行為。”有受訪者對記者表示。
從各家上市公司公告的風險分析中看,文化因素多有提及。“盡管公司前期進行了充分的調研與論證,但美國與中國有不同的法律制度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當地業務拓展模式與中國也存在差異,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仍不能排除諸多不確定因素。”神馬電力表示。
中富電路同樣提示,泰國的政策體系、法律規定、商業環境、文化特征等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泰國公司在設立及運營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運營和市場風險。
“想開拓當地市場的業務,一定要理解你的客戶、理解當地的文化。”常潤股份董事長季俊告訴記者,公司的千斤頂產品深耕海外市場20余年,如今與全球主要汽車廠商均有合作,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對客戶與當地文化的了解。“這種了解不光是會講外語、留過幾年學,我們有時也會考察負責人有沒有在國外長期生活過、置辦過房產、甚至打過官司。”
“從海外網點到境外子公司,往往會由派駐國內員工逐步過渡到本地化用工,這個過程中怎么進行組織架構的設置、如何將上市公司的業績導向傳達到海外公司、甚至于對海外員工技能的培養,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章敏認為,這些困難的克服有賴于公司管理層的國際化視野。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