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見習記者 孫文青
3月1日,上海誼眾發布首次實現盈利暨取消股票簡稱標識U的公告。公告稱,由于公司經審計后財務報告符合“上市時未盈利公司首次實現盈利”的情形,上海誼眾A股股票將于2023年3月2日取消特別標識U。該公司也由此成為今年首家“摘U”的科創板企業。
自科創板設立以來,一批在原制度下無法登陸A股的硬科技企業完成上市。按照目前已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包括上海誼眾在內的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預計2022年度實現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正值,符合“摘U”條件?!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核心產品放量成為前述企業業績高速增長并成功“摘U”的主要原因。
9家公司符合條件
根據上交所發布的《關于科創板股票及存托憑證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尚未盈利的發行人股票或存托憑證將帶有特別標識“U”。在發行人首次實現盈利后,該特別標識可取消。截至目前,已有48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帶有特殊標識U在科創板上市。
隨著A股公司進入年報披露季,在已披露業績快報的科創板公司中,上海誼眾、艾力斯、滬硅產業等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預計2022年度實現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正值,股票簡稱將在年報披露后“摘U”。屆時,科創板累計將有19家上市時未盈利公司完成“摘U”。
其中,上海誼眾、艾力斯為主營創新藥研發、銷售的企業,兩家企業不僅在2022年首次實現盈利,且業績增幅也在今年A股上市公司中居于前列。上海誼眾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5686.7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2億元,而其2021年同期值為-399.71萬元。艾力斯業績快報則顯示,公司2022年營收7.96億元,同比增長50.2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627.68%。
另外,本土大硅片頭部企業滬硅產業在2021年已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正值的基礎上,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45.95%;實現歸母凈利潤3.25億元,同比增長122.45%。公司2022年實現扣非凈利潤1.15億元,與2021年相比實現扭虧為盈,“摘U”在即。
核心產品貢獻大
即將完成“摘U”的科創板公司在業績報告中普遍提及,公司核心產品甚至一款產品對于公司業績翻番的重要作用。
具體來看,上海誼眾的營收主要由公司一款針對肺癌的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銷售貢獻。該產品于2021年第四季度獲批上市。目前,該產品已在全國27地掛網成功,銷售主要以院外DTP藥房為主。
同樣,艾力斯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產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業化穩步推進。2022年,公司通過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實現銷售收入7.956億元。據艾力斯介紹,其二線治療適應癥于2021年底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2022年全年實現銷售放量;其一線治療適應癥于2022年6月份獲批,進一步帶動產品銷量。
作為半導體制造最核心的原材料之一,滬硅產業在對公司2022年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中重點提及“得益于公司的產能的持續釋放,特別是300mm半導體硅片的產出、產品良率和正片率水平均持續提升,銷售量也大幅上升,因此較上年同期增加了約45.95%”。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類產品或者說一款產品的高增長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持續的發展,但企業良好發展的關鍵還是取決于產品的護城河有多深,它被市場淘汰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企業能否持續依靠這方面獲得足夠的利潤。所以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單一產品的增長是一個短期優勢,長期優勢的構建還是要多元化投入。”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表面上看可能是單款產品、單個業務有較大的作用,但背后會有一些額外的因素,比如國產機遇。之后的業績可持續性關鍵還是由從國內的整個市場大環境和公司業務在市場里面的競爭力來決定,比如技術門檻是否足夠高,以及市場未來成長的推動邏輯是否足夠牢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