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俊 見習記者 陳瀟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透露機器人業務布局的最新情況,工業和服務機器人方面,電力巡檢、車輛巡檢以及醫療協作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但上市公司涉及人形機器人的研制仍然較少。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表示,隨著工業機器人產業鏈逐步成熟,規模效應凸顯,成本也在進一步下探,工業機器人性價比提升。但人形機器人對綜合技術要求更高,是一個技術集成體,所以目前還存在一定的技術突破困難。
多家公司透露新動向
近日,多家機器人領域上市公司透露機器人業務新進展。3月14日,澤宇智能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透露,公司布局了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旨在解決目前電力巡檢機器人可靠性低和圖像算法識別率低的問題,真正做到人工巡檢全替代。
3月9日,申昊科技發布公告稱,2023年公司將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工業大健康”的戰略目標,積極推廣智能巡檢機器人、作業機器人、軌交行業機器人、防爆機器人、監理機器人等產品在其他工業領域的應用,為公司開拓新的增長曲線。
華大智造日前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透露,公司自主研發的遠程超聲機器人通過集成機器人、實時遠程控制及超聲影像等技術,突破傳統超聲診療方式的局限,克服時空障礙,改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目前該產品已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歐盟CE認證、新加坡醫療器械主管當局HAS批準的當地市場進入資格以及澳大利亞藥物管理局(TGA)批準的當地市場進入資格。
此前,科大訊飛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2023年將正式發布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并在后續有序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品。最終讓能夠端茶送水、陪伴服務的機器人進入每一個家庭。
CIC灼識咨詢合伙人馮彥嬌表示,人工智能產業可以與交通、醫療、工業制造等多個場景融合。目前,已有智能車站、手術機器人、遠程醫療、智慧學校等具體應用場景。
看懂App聯合創始人由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業以及服務機器人領域未來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但不同的細分領域市場前景可能會有所差異。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新興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掌握高端工業機器人技術的企業市場前景廣闊。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應用范圍廣泛,如智慧酒店、物流配送、醫療協作等。
人形機器人受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雖然直接研發人形機器人的上市公司較少,但仍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產品將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蓬勃發展。
3月13日,豐立智能在公告中透露,隨著人口老齡化,傳統服務型勞動力減少,人形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正面臨爆發,公司對該領域十分重視,在5年前已經開始對相關領域進行人才和技術的儲備。目前諧波減速器在終端已經取得小量訂單。
3月10日,恒帥股份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人形機器人屬于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該行業目前的發展重點可能是產業化和降低成本,并且這一過程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人形機器人中會使用較多電機,這對于電機行業來說也屬于一個未來的增量市場。
此外,悅安新材3月1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人形機器人關節的應用是公司未來計劃的拓展領域,但目前尚未形成銷售和營收。
對此,由曦向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除了需要具備高質量的硬件設計、電控系統和傳感器,還需要應用深度學習、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先進技術來實現人機交互、語音識別等功能,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技術投入以及長時間的研發過程。
“人形機器人未來有望實現市場化爆發,但還需要一些技術上的突破。企業應該在人形機器人研發領域保持搶先布局,不斷探究新型人形機器人技術,提升機器人的機械靈活性、信號傳輸速率、智能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水平,開發出高質量的硬件設計等,以滿足市場需求。”由曦如是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