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3月28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信達”)發布的2022年度經營業績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規模達16159.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1%;歸屬于本公司股東權益1882.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26%;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凈利潤63.13億元,持續保持同業領先水平。聚焦主責主業,不良資產經營板塊總資產9918.88億元,收入總額570.89億元,在集團總資產、收入總額中的占比分別達到61.4%、70.5%,主業優勢持續鞏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98%、15.48%、17.25%,保持合理安全邊際。中國信達積極應對客觀不利影響,全年經營成效符合預期。
聚焦主責主業
防范化解風險精準施力
2022年,中國信達持續鞏固不良資產主業優勢,加大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收購力度,新增收購經營類不良債權資產741.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75%,繼續保持主業優勢地位。助力非銀行領域金融風險化解,依法合規投放信托、違約債、法拍基金等近290億元,較上年增長158%。積極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2022年收購中小金融機構不良債權資產534億元,同比增長45%。平衡處置周轉與價值涵養,實現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凈收益99.74億元。
同時,發揮不良資產經營專業優勢和功能平臺協同作用,深度參與企業重組重整,創新設立危困企業投資基金,量身定制專業解決方案。危困企業投資基金(一期)已落地項目23個,涉及金額88.04億元,化解不良資產2585.77億元,保障9萬余名職工就業。發起設立危困企業投資基金(二期),注冊規模200億元,持續強化破產企業紓困救助。
中國信達深度參與地方政府主導下的區域紓困及大型房企集團風險化解,推動受困房企復工復產,助力優質房企收并購,有效修復房地產行業供應鏈價值鏈。通過“傳統債權收購+增量資金投入+地產公司代管代建”的集團協同模式,落地原佳兆業廣州南沙“悅伴灣”項目,保障項目順利復工復產;聯合河南省級平臺公司設立100億元規模紓困母基金,參與當地重點房企紓困,維護區域經濟社會穩定。2022年,投放房地產風險化解項目82個,投放規模401億元,帶動1200億元存量項目復工復產,切實在保交樓、保穩定、保民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融入國家戰略
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2022年,中國信達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聚焦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對新能源、高新技術、國企改革、普惠小微等領域有效投放,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與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
中國信達主動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布局新能源汽車和電力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落地多個典型項目。2022年為新能源產業提供近300億元資金支持,幫助綠色低碳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信托產品規模55億元,聯合國家電投集團設立50億元新能源產業基金,能源板塊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現。
同時,關注高端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消費升級等產業方向,成立新經濟業務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支持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靈活運用市場化債轉股、不良債權收購、S基金、過橋融資、實質性重組、科技與綠色信貸等多種金融工具,為高新技術企業量身定制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務。2022年,集團投放新經濟領域項目374億元;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設立專精特新基金,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另外,2022年,中國信達深化子公司管理,持續優化機構、提高效能,更大程度發揮子公司功能平臺作用,更好服務公司不良資產主業。2022年,金融服務業務收入總額243.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06%;稅前利潤60.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24%。其中,南商銀行稅前利潤37.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79%;信達金租稅前利潤6.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76%。金融子公司分拆上市取得突破,信達證券獲得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并于2023年2月1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編輯 李波)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