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丁蓉
3月31日,TCL科技披露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665.53億,同比增長1.77%;實現歸母凈利潤2.61億元,同比下滑97.40%。
作為周期性行業,面板價格在2022年經歷低谷。TCL科技半導體顯示業務經營業績短期承壓。報告期內,公司半導體顯示銷售面積42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25%;營業收入657億元,同比下降25.5%。
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在年報致辭中表示:“半導體顯示行業自2021年年中開始下行,已較長時間在歷史底部徘徊,頭部企業愈加關注供需均衡和產業盈利修復,行業整合和優勝劣汰加速,產業格局更趨健康合理。近期,經濟和需求企穩預期增強,行業有望隨之回暖。”
在當日TCL科技召開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公司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廖騫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介紹了公司下一代顯示技術布局:“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圍繞印刷OLED、Miniled、Microled、硅基OLED微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共建產業生態。”
作為全球大尺寸面板龍頭,TCL科技旗下TCL華星在LCD大尺寸領域具有規模領先優勢。從市場份額上看,TCL華星55吋和7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一,6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2022年,在大尺寸業務領域,TCL華星以高端產品策略鞏固電視面板龍頭地位,并發展交互白板、數字標牌、拼接屏等商用顯示業務。
TCL科技加快了從大尺寸顯示龍頭向全尺寸顯示領先企業的轉型升級。2022年,公司定位于IT產品的氧化物半導體顯示生產線t9提前在廣州投產,武漢G6LTPS擴產項目有序推進,中小尺寸業務鞏固優勢,有望驅動新一輪增長。
與此同時,TCL科技積極布局新型顯示技術與材料。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PCT專利累計申請數1.47萬件,覆蓋量子點材料、背光、面板等14個領域,形成周密的專利布局,建立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領先優勢。
在經歷了2022年的低谷后,電視面板各尺寸已經啟動全面上漲。根據集邦咨詢披露的2023年3月下旬面板調研數據,32吋、43吋、55吋、65吋面板均價較3月上旬實現不同程度上漲。
李東生此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面板企業的發展規律來說,本身周期性比較強。這一輪價格企穩回升,行業將回歸健康經營狀態。個人認為回升的趨勢會持續。”
德邦證券TMT行業負責人兼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海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大廠是LCD面板產能的主力,掌握了LCD面板市場話語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行業整體的產能影響已經比較小。品牌客戶銷量預期較為樂觀,在回補庫存、去年低基數的背景下,預計2023年銷量增長較大,大尺寸面板價格有望在第二季度迎來反彈。”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伴隨著LCD面板價格的上漲預期,面板廠商的稼動率同樣有望迎來回升,量價齊升下,面板企業的盈利彈性有望得到凸顯。
TCL科技已形成圍繞半導體顯示與新能源光伏產業的布局,未來有望受益于半導體顯示產業的持續復蘇以及新能源光伏產業的高景氣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