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核”)依托“華龍一號”技術矩陣,推動“華龍一號”實現核電整機設備100%國產化;中航成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成飛”)通過“百團大戰”創新模式,實現殲-20、無人機等尖端裝備的迭代突破;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從965EHD的省油革命到990F的跨級配置創新,以硬核實力詮釋中國智造,逐夢科技星辰。
近年來,在科技與產業深度交融的時代浪潮中,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深市”)上市公司正以卓越的創新實踐,彰顯“大國重器”的使命擔當,他們正以硬核創新驅動產業鏈升級,從關鍵技術攻關到產業生態構建,從填補技術空白到引領行業標準,共同演繹著中國智造從“跟跑”到“領跑”的創新范式。
深市企業錨定技術自主新航向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必須始終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不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正如中國廣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所言,科技創新不僅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基,更是支撐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中國廣核為代表的深市企業,正努力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理念轉化為生動實踐。
中航成飛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航空制造領軍企業,公司始終錨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始終堅持市場化導向,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堅持推進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據悉,“十四五”以來,中航成飛持續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攻關,通過多年創新發展,目前主要產品已全面實現國產化。同時,公司還承擔了多項航空制造裝備及工藝研究領域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形成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價值專利群。
另外,柳工相關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年來,作為率先開啟工程機械電動化新賽道的企業,柳工突破了電驅、電芯、電池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完成多項整機電動控制系統開發。目前,柳工共擁有11條電動產品線,是行業電動產品型譜較為齊全的提供商。
多元工具激活重器發展新動能
事實上,深市上市公司的創新突破,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強力賦能。作為企業發展的“資本引擎”,資本市場通過多元融資渠道、高效資源配置機制,為企業持續創新注入“源頭活水”,讓技術攻堅與產業升級的“糧草彈藥”得以充足供應。
上述中國廣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核電作為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的支撐。”
據悉,2019年8月26日中國廣核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為125.74億元。該筆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陽江5號、6號機組以及防城港3號、4號機組建設,其中陽江5號、6號機組是公司ACPR1000技術的首個項目,是二代與三代核電技術路線承上啟下的關鍵;防城港3號、4號機組作為公司“華龍一號”示范項目,對于“華龍一號”技術路線的成熟應用和后續批量化建設意義重大。
同樣,中航成飛也將資本市場視為創新發展的“助推器”。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實體產業的賦能作用,充分挖掘上市平臺功能,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圍繞自身發展戰略,加強資本運作的頂層設計,促進更多社會資源向關鍵核心領域匯聚,強化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
而提供直接融資支持,只是資本市場發揮資源配置功能的一部分,實際中,資本市場還在通過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多元化工具,為企業打通技術迭代與產業升級的“任督二脈”。
以股權激勵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目前,深市共有145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權激勵相關公告。其中,制造業企業有106家,占比達73.10%。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波表示,股權激勵為企業吸引高端創新人才搭建了“強磁場”。在科技競爭白熱化的當下,人才流動頻繁,企業僅靠薪資難以留住關鍵技術人才。通過股權激勵,員工成為企業“事業合伙人”,分享企業發展成果,增強了對企業的歸屬感與忠誠度,助力企業組建穩定且高素質的創新團隊。
(編輯 上官夢露)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