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在2025融合快充(UFCS)產業發展大會上,OPPO、華為、vivo、榮耀四大國產手機品牌簽署UFCS互授權意向書,標志著中國快充產業從技術競爭轉向生態協作。此次,UFCS2.0標準正式發布,首次實現了40W跨品牌快充互通,意味著用戶只需一個充電器即可兼容不同品牌設備。
“OPPO、華為、vivo、榮耀進行快充互授權,加速了統一標準的形成,減少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推動了快充技術的健康發展。對手機行業而言,此舉促進了技術共享與創新,各品牌能集中精力于其他領域的突破,也將促進國產手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解決多品牌充電適配困擾
長久以來,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快充行業存在不同品牌手機之間充電協議及線纜互不兼容等問題。部分品牌私有協議長期割據市場,導致用戶需為不同品牌設備配備專屬充電器。同時,混用非原裝充電設備可能導致過熱、電池損耗甚至短路,劣質線材的阻燃性與抗腐蝕性差異進一步放大風險。另外,第三方配件廠商需為不同協議開發多套方案,研發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制約市場規模化發展。
而主流手機品牌牽引的UFCS2.0標準的發布,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私有協議”亂象,意味著中國統一快充生態建設邁入全新階段,也有望減少安全隱患,形成標配硬件和方案,降低消費者換機成本,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
據了解,融合快充UFCS2.0標準在技術層面進行了多項優化,不僅實現了40W無鑒權功率互通,引入了“反向充電”特性,還將適配器功率主動調節升級為必選項。
在洪勇看來,相關協議解決了多品牌設備充電適配的困擾,讓消費者出門只需攜帶一套充電設備,極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時,手機企業的這種合作模式,有望帶動更多品牌加入,共同完善中國快充生態。
當下,快充技術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其發展直接決定了用戶體驗、品牌競爭力和產業協同效率。統一快充標準不僅打破了長期存在的“協議割據”困局,通過UFCS等標準消除品牌間的技術壁壘,還推動產業鏈實現研發資源聚焦和規模效應釋放。“此次,多個頭部企業聯合落地快充協議,也標志著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從單點技術突破邁向生態協同的新階段,為參與全球快充標準競爭奠定了話語權基礎。”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肖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魏然表示,UFCS標準通過統一快充協議這個“小接口”,構建起覆蓋數億(臺)設備的綠色生態體系,也意味著我國在全球快充技術博弈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多家手機企業與上市公司入局
作為緩解續航焦慮的重要方式,快充不僅推動著氮化鎵材料、多極耳電池等上游技術創新,更催生出千億元級規模的配件市場,重構了從芯片到終端的價值分配。
目前,主流手機巨頭已經紛紛布局快充技術,成為行業標準的重要推動者。據了解,華為、OPPO、小米等品牌均已經實現了100W以上的快充技術。在上游材料領域,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安光電”)、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等上市公司均在加速布局快充核心組件。
OPPO負責人表示,公司一直是融合快充UFCS技術與標準的重要推動力量,將持續推動終端產品與快充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期解決這一行業根本性難題。
三安光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公司硅基氮化鎵(產品)已擁有并升級了應用于手機快充等消費電子市場的650V芯片技術平臺。欣旺達則公布,公司積極加大研發力度,加強品質管理,設計應用快充、雙電芯方案等新技術于多款品牌手機,目前已實現與全球一線移動終端廠商深度合作。
在企業的加速布局下,快充技術加速迭代,市場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容。據了解,當前快充技術已經突破單純功率疊加,向智能化、生態化演進,其中在產業鏈上游,氮化鎵與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推動充電器小型化與高功率輸出,同時集成AI芯片動態調節充電策略,實現“主動能源管理”。
在中游環節,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芯茂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產業鏈企業在充電器、模組制造、電源管理芯片等領域均加速布局。在下游領域,無線快充技術加速成熟,光儲充一體化的全場景自適應充電、高壓直充等領域成為新賽道,快充應用正從消費電子行業加速向汽車、無人機、AR/VR設備、城市基建、儲能與應急等領域延伸,成為“隱形能源中樞”。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快充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中國貢獻超40%。消費電子仍是主力,智能手機快充滲透率超90%,65W以上機型占比35%,OPPO、vivo、小米品牌合計份額超60%。無線充電加速普及,2025年市場規模或超100億元。
“未來行業發展方向聚焦材料創新與協議統一,UFCS2.0標準落地將重構快充產業價值分配,技術領先型企業有望獲得更高溢價空間。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2025年或成為快充技術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轉折點。”國泰海通科技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