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兩次提出“五年千店”,兩次都未能實現,味千拉面官網顯示,其全球門店數量為800家。近日,味千拉面發布2020年業績預報,預計虧損高達6000萬元至1.1億元。
投資失利業績下滑
近日,主打日式拉面的味千拉面發布業績預報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未經審核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度將錄得凈虧損6000萬元至1.1億元之間,而2019年,該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1.57億元。
味千拉面董事會認為,2020年業績表現較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梳理味千拉面近三年財報可知,2018年—2020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分別為5.5億元、1.56億元、-6000萬至-1.1億元,凈利潤處于持續下滑態勢。
此外,味千拉面董事會認為,業績下降還與聯營公司權益、使用權資產及投資物業確認減值虧損有關。公告稱,減值虧損主要是由于集團2015年的一起失敗投資,董事會認為該筆投資可收回性極低,并確認該筆投資造成6100萬元虧損。財報中披露的投資失敗是指味千拉面2015年投資雞蛋供應商江蘇鴻軒生態農業(以下簡稱鴻軒)事件。據公告,近期由于鴻軒及其控股股東涉及多宗訴訟案件,償債能力成疑,味千拉面隨即將此前投資的6100萬元確認為減值虧損。
事實上,這并不是味千拉面第一次投資失敗。2017年,味千拉面由于投資百度外賣失利,導致當年整體業績虧損4.87億元。
“味千拉面盈利都是基于非營業外的投資所得。”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味千拉面主營業務較差,并無太多核心競爭力”。
味千拉面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來自餐廳經營的盈利為3.49億元,較2017年的3.54億元同比下滑1.41%;來自拉面相關產品的銷售盈利0.14億元,較2017年的0.45億元同比下滑68.89%。2018年味千投資控股帶來的溢利達3.68億元,較2017年的-8.82億元(投資的百度外賣被折價收購),同比上漲141.72%。而2019年,投資控股帶來的溢利為5883萬元。“味千這兩次投資看似與餐飲相關,實際也有些冒進。”前宅食送CEO、餐飲老板內參副總裁穆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在很多投資案例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不務正業”的投資基本都會宣告失敗。
“千店計劃”難實現
2007年,味千拉面在中國香港上市,但上市十余年來,除了投資失利,股價也不盡如人意。
公司股價從2011年的12.85港元/股高點跌至2021年的1港元/股左右,截至2021年2月1日收盤,味千拉面報收于1.22港元/股,總市值13.32億港元。
不過,味千拉面也曾有過高光時刻。上市當年,潘慰憑借60億元的身家排在《胡潤餐飲富豪榜》首位,并且四年蟬聯。在此背景下,擁有508家門店的味千拉面于2010年首次喊出“五年千店”口號。
五年后,潘慰再次提出“千店計劃”,同時,投資了百度外賣。但投資的失敗帶走大量現金流,味千拉面2017年以虧損收官,直到2018年,味千拉面凈利潤5.51億元,超越頂峰時期的2010年。
然而,2018年底卻又曝出首席財務官劉家豪挪用公司資金一事,味千拉面陷入“貪腐門”風波。之后,公司股價持續下跌至歷史最低2.22港元,市值僅剩27.08億港元。直到2019年,味千拉面的門店數只有799家,2020上半年又關閉了大量門店,如今五年時間已到,味千拉面“千店計劃”仍未實現。
“味千拉面品牌老化,跟不上消費升級的速度,自身造血能力幾乎沒有,再加上投資決策出現偏差,這讓味千拉面近幾年來的業績表現都不好。”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看到,味千拉面的門店多處于火車站、機場等場景,而隨著商業租金的上漲,沒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粉絲流量,很難支撐味千拉面的千店計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