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8月30日,映客互娛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財務報告。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40.32億元,同比增長83.1%;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94.3%。
對于映客互娛來說,2021年是業務升級突破的開始,在公司社交產品矩陣式發展戰略下,公司旗下20余款垂直社交產品表現不俗,同時公司進軍線下場景,試圖以“近場社交”的需求為基礎,融合線上平臺,打造陌生人+熟人的全方位新社交生態圈。
8月30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望京地區映客互娛辦公室,采訪了映客互娛董事長奉佑生。奉佑生創業之初的第一個項目是多米音樂,七年前,他切入視頻直播類賽道,先后創立了蜜live和映客直播,隨著4G時代的到來,映客直播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七年的時間,可以讓全身的細胞更新一遍。映客直播創立近七年,正在面臨第二次品牌升級,即從單一直播產品過渡到“線上+線下”的社交矩陣。映客互娛找到互聯網的應許之地了嗎?
社交產品收入占比超六成
不得不承認的是,國內互聯網平臺開始面臨中年危機。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份增長8540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0.4%。
據QuestMobile數據,2021年以來,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一直處于增速下滑、增長停滯的狀態。到2021年5月份,全網活躍用戶MAU為11.62億,同比增長率為-0.1%。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趨盡,平臺間的競爭也由流量之爭轉為存量之爭。
“在Z世代規模有限,下沉市場藍海變紅的背景下,熱門賽道的頭部產品已經非常成熟,這導致一方面,用戶增量將逐步趨緩,每新增一個用戶所花費的成本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新入局的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窄。”有傳媒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企業面臨新格局,需要從全鏈路創新、創造社會價值等方向破局。
在此背景下,映客互娛在消費互聯網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地升級改造。目前,映客互娛孵化出20余款針對垂直領域的社交產品,覆蓋興趣社交、婚戀社交、地域社交等多個維度。
在奉佑生看來,取得存量之爭的關鍵在社交這條超級賽道上,針對不同圈層與場景的用戶需求,提供充分個性化的線上線下服務,并將其做到極致。“現在社交賽道已經錯過了做‘大而全’產品的最佳時期,‘小而美’的垂直類社交不但有市場需求,在流量變現層面也更為容易。”
財報顯示,映客互娛的社交矩陣已經初顯成效。上半年,社交產品矩陣貢獻收入約26.9億元,占總收入的66.7%。這是映客互娛業務結構的一次直接轉變,公司社交產品的收入首次超過直播產品。
奉佑生表示,映客互娛要系統升級、要迭代,也要讓外界意識到,映客不僅是一家直播公司,“在公司品牌整體進行社交戰略升級層面,公司后續還會有新的動作。”
互聯網思維的線下生意
自2015年創立以來,映客互娛的發展戰略清晰地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一的直播社交業務;第二階段轉型為音視頻互動社交業務;自去年以來,映客互娛再度升級為覆蓋線上線下,與新消費結合發展的全場景新社交。
奉佑生告訴記者,對于線下場景的思考由后疫情時代人民群眾對線下娛樂場景“報復式消費”引發的。“疫情過后很多人才意識到,真實的線下場景,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是社交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奉佑生在家鄉長沙市調研時發現,作為一個網紅城市,長沙市民的年輕人非常熱愛線下場景,旅游、泡吧、文化交流。經歷大量的走訪調查后,映客互娛將版圖擴展至線下。
2021年7月份,映客互娛旗下社交產品“積目”App在長沙開設全球首家實時互動定位酒吧——ROOMUU。不同于傳統酒吧,ROOMUU可以幫助用戶打破線上與線下的“次元壁”。酒吧內所有桌位都設有NFC感應區,用戶將手機貼近即可通過積目APP查看其他用戶主頁,選擇和場內有相同興趣的人組局拼桌,增加社交耦合度與驅動力;同時通過線上集卡等玩法,可以開啟隱藏酒單、驚喜禮物,豐富了互動社交體驗。
據悉,9月份,映客互娛旗下戀愛社交產品“超級喜歡”App的線下實體店也將開業,定位于北京首家線上線下聯動單身Club,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動交流場景。
奉佑生表示,目前公司線下社交的模型剛剛搭建起來,還在測試運營階段,用互聯網思維從事實體生意,最直接的變化是人員管理問題,“互聯網屬于輕資產行業,可能只需1000人就能研發、維系流量上億元的產品,而線下生意的流量與投入成正比,在客單價一定的情況下,提高收入就意味著店鋪面積和人員的擴展。對比之下,線下店的流量成本更便宜,流量的天花板也更低。”
奉佑生認為,線下場景將成為映客互娛線上產品的有力補充,線上、線下互動的模式也將打造全場景社交的閉環。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