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在承認自家業務步入困境之后,LG開始對移動業務進行實質性調整。日前,LG電子宣布了一系列高層級的架構重組措施:現任家庭娛樂事業部總裁BrianKwon兼管手機業務,其原移動通訊業務負責人HwangJeong-hwan將會負責LG融合業務發展辦公室的工作,而后者僅在移動部門總裁位置上任職一年多。
?LG此次將希望寄托于在電視等業務轉型上扮演重要角色的BrianKwon,希望其將全球營銷的知識和經驗貢獻到LG移動業務,然而電視的經驗是否可以在手機領域復制,如今的手機市場會給LG機會嗎?
手機業務連續7年虧損
如今,手機業務的平臺——移動部門,已經成為LG內部的“重負”。
近日,LG公布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其營業利潤為6.677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家電和娛樂部門貢獻了大多數利潤,分別為3.653億美元和2.899億美元。
然而連續七年出現虧損的移動部門,依舊是負累。2018年第三季度LG移動部門虧損1.350億美元,較第二季度減少近4000萬美元。
三星證券分析師LeeJong-wook表示:“如果移動部門賬面持續虧損,LG電子會很艱難,除非該公司有重大舉措,例如推出超熱門產品,或是裁員重組業務。”
如今,LG對手機業務開始了大調整。實際上,LG不是首次對移動部門進行換帥。
去年11月份,作為管理層重組的一部分,LG任命HwangJeong-hwan為移動業務新任總裁,取代彼時的移動業務總裁趙俊鎬。HwangJeong-hwan是LG研發部門的一名元老,曾在2009年深入參與了LG首批智能機之一的開發,然而在上任一年后,其再次被替換,LG移動業務的頹勢也未能被徹底改變。
此次,LG將希望寄托在了“反轉專家”——電視部門業務主管身上,并希望其經驗能夠有助于延續LG的移動業務轉型。
奧維云網手機產業鏈資深分析師張金陽表示:“電視與手機的模式并不相同。目前,LG手機在手機供應鏈中已經失去了優勢。手機業務最終能否被拯救并不僅僅在于主帥是誰,更多的在于LG對于手機業務投入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而縱觀全球手機市場,LG要想突破,難度的確不小。目前全球智能手機主流市場被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牢牢把控著,對于LG而言,想要在群狼圍伺的市場中逆勢而上恐非易事。
IHS分析師李懷斌表示:“現在LG的手機出貨對象主要是韓國和美國的運營商,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非常小,LG手機在手機創新、規模、渠道上的優勢逐漸喪失,其眾多手機項目都交給ODM公司,在研發上投入力度也不大,想要東山再起的確不易。”
此前有消息顯示,LG已與本土企業聞泰通訊達成一致意見,后者將向LG提供手機ODM服務——包含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
被指品控不嚴
LG手機的虧損并非偶然。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LG手機頻頻被曝出質量問題,LGG4/V10手機更因重啟門問題曾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而在中國市場,LGG系手機的質量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斷觸門、尾插門、主板門、品控差......各類問題廣被消費者詬病。
張金陽認為:“LG手機在中國的沒落起始于3G時代。在各品牌紛紛推出智能手機時,LG依然走功能機路線,同時在后續的轉型與追趕過程中遇到國產品牌的‘價格屠夫式’的阻擊又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與其競爭。而LG在世界范圍內的沒落,除了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外,還在于其對手機的品控不嚴。”
家電業策略專家洪仕斌表示:“目前手機已經進入寡頭競爭的時代,中國主流廠商引領全球潮流,LG要想重新收回一部分失地難度較大。同時,目前LG電視也面臨嚴峻的生存現狀,其在消費電子業的經營思路需徹底轉變,不可盲目在某些領域復制經驗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LG電子還表示,將把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業務提高到更高的優先級,并新增了機器人業務中心和自動駕駛業務部門。對于LG而言,在消費電子之外的業務上快速發力,亦是其規避原有業務衰落風險的方式之一。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