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里,眾多房企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只有少數企業能夠乘風破浪,最終實現不錯的發展業績。過去一年里,雖然外界偶有關于人員流動、資金杠桿高、銷售面臨困境等質疑聲音,但泰禾還是承受住了層層壓力,在2018年即將過去的時節,向社會各界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奮斗文化和精英文化備受認可,人才結構優化,吸引了眾多精英人士加盟;融資方式創新成果斐然,一年里獲得越來越多的各種形式的融資支持;雖然銷售額沒有實現人們所期待的2000億,但在整體面臨地產寒冬的大環境下,仍然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精英戰略 優化人才結構
2018年,作為剛加入千億軍團的新秀,泰禾集團的人員流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尤其是今年年中,泰禾集團推出“千人計劃”,大力優化人才結構時,也往往被坊間誤讀,以此來揣測泰禾集團的發展形勢。而因為個人原因發生的部分高管人事變動,也時常引發過度解讀。
實際上,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不少房企在進階千億之后展開人力管控變革,泰禾主動推行“精兵強將”的戰略也是勢在必行。泰禾集團在推出“千人計劃”的時候便明確提出,目標是打造與公司高質量產品相匹配的高質量人才隊伍,也為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作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地產企業的人員流動,早已成為業內屢見不鮮的現象,“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人員的快速流動,也是這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業內人士分析,許多大型房企的人才流動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上下,這是地產行業競爭激烈和發展快速必然伴隨的現象。
只不過,作為這兩年高速發展的代表,泰禾集團的人事變動往往更加引人注目。尤其是去年以來,迅猛發展的泰禾,也吸引了很多精英人士的目光,更有不少人主動向泰禾投來橄欖枝。一方面是企業高速發展亟需優化人才結構,夯實發展基礎,另一方面,精英人士也都在尋求符合自己職業生涯的機會,雙方一拍即合,這也是今年以來,泰禾大范圍招兵買馬的真正原因。
今年年中泰禾啟動的“千人計劃”,主要面向985、211類重點院校,引進優秀畢業生,為旗下各板塊、各條線增加人才儲備。泰禾還制定了豐富的在職培訓體系和晉升體系,通過制定一系列嚴格的選人和用人標準,力求打造與公司高質量產品相匹配的高質量人才隊伍,以保證管理運營效率和質量的整體性持續提升,為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可見,泰禾所下的功夫,不僅僅在物色更好的高管團隊,而是著力打造一支從上到下精英化的人才隊伍。“以人為本”,作為從殘酷的地產行業競爭力脫穎而出的企業,泰禾深知,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只有越來越尊重人才,自己才能走得越遠。
負債可控 創新多種融資方式
泰禾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建立在優質的人才隊伍基礎上,另一方面也基于泰禾在資本市場里的勇往直前。作為重資產行業,地產企業要獲得快速發展,必然繞不開資本市場的強勁支持。泰禾就是善于運用資本市場支持的佼佼者。
尤其是今年以來,泰禾更是創新了多種融資方式,使得自己的資本面越來越雄厚,在土地儲備持續名列全國前茅的基礎上,維持了充足的發展動力。有媒體之前曾指責泰禾債臺高筑,殊不知,一方面,債務并不能證明一家企業的形勢好壞,只要償債能力超過債務本身,才能顯示一家企業的強大實力;另一方面,這也顯示了資本市場對于泰禾長期的信心。
不久之前,泰禾“兩個200億”就廣受關注。11月23日,泰禾集團與光大信托、招商銀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光大信托將為泰禾集團提供20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額度;10月9日,泰禾與上海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銀行意向為泰禾集團提供總額最高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額度。
除此之外,今年內,泰禾集團不斷獲得的金融機構支持,顯示了泰禾強大的競爭力以及資本對于泰禾的認可。市場環境中,沒有比資本更加敏感的東西了,資本的認可最能證明一家企業的發展形勢。如果說,一家金融機構的認可尚屬偶然,多家機構的持續支持則無疑是一家企業發展形勢良好的最好證明。
7月17日,泰禾集團獲證監會批準非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55億元的公司債券;9月7日,“中信證券-泰禾集團慕盛長租公寓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立,專項計劃獲得了足額認購,總金額8.1053億元;10月24日,泰禾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發債規模為26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泰禾集團年內獲批的債券、REITs、ABS、ABN、美元債、中期票據等各類融資產品總額度已達307.51億元,另有104億元融資產品正在相關部門審批過程中,融資產品儲備額度充足,在當前收緊的融資市場環境下,泰禾獲得的廣泛支持不僅不是如坊間所指責的“債臺高筑”,反而是泰禾發展利好的表現。
而且,據業內人士分析,泰禾負債在房地產行業既不是總資產負債率最高的,也不是負債金額最大的。泰禾有關負責人也曾多次表示,現金流沒問題,短期償債壓力并不算突出,總體負債處于可控范圍。否則,資本市場又豈會一再青睞泰禾?
穩中求進 主動放慢速度
年底,有部分媒體時常拿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去年向媒體表示的個人愿景“2000億”,來比照今年泰禾的銷售業績。其實,泰禾集團早在年初就曾對所謂的“2000億”做出澄清,而在地產行業整體面臨困境的大環境下,泰禾集團也早已調整發展策略,主動放慢速度,并不追求銷售規模的一味上升,而是放慢腳步,尋求更加穩妥長遠的發展。
在多個機構的統計數據中,泰禾前11個月的銷售業績都超越了去年的成績,加上12月份的銷售數據,整體雖然實現不了2000億的目標,但也實現了還算不錯的增長幅度。在整體低迷的背景下,泰禾這樣的發展,已經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實屬不易,也成為地產寒冬里的一抹亮色。
在多個區域,泰禾的項目甚至成為當地的現象級產品,屢屢引發熱捧。以北京為例,從年初開始,北京泰禾·金府大院和泰禾·昌平拾景園積極搶收,到泰禾·北京院子二期接棒下半場,三大重點項目你追我趕,輪番引爆北京樓市。幾天前,北京泰禾·金府大院已經累計實現年銷50億元,泰禾·北京院子二期3個月達成55億元銷售額,泰禾·昌平拾景園自2017年入市至今銷售過百億。
但是,泰禾并不純粹追求類似的銷售奇跡,而是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夯實發展基礎,并將重心也放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上。在今年8月份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說:“有一些企業,只求速度,只求規模,就會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狽。以此為鑒,我們一定要有憂患意識,不能只求快。今年下半年,我們的步伐要將步伐慢下來,踩得更扎實,寧可犧牲規模,也要把公司管理和人才夯實到位。寧可少一點,也要精一點;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
發展調速,公益事業不減速。今年以來,泰禾在公益事業上頻頻亮相——6月12日,泰禾出資支持北京人大附中教育發展;7月19日,泰禾集團漳州公司向漳州市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捐贈1200萬元人民幣;10月11日,泰禾還以保險的形式,向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的澳門居民,贈送保額高達澳門幣5億元的公益保險;10月27日,泰禾集團宣布向福州大學捐贈3億元。
黃其森表示:“我們已經把教育醫療作為今后投資方向,每年投入100億元,要連續投5年,加上運營費用需要800億到1000億元。我跟團隊說,我們要做好十年八年不盈利不賺錢的準備。教育和醫療是造福社會、造福人類、功德無量的事情。我相信,做好事一定會有好的回報。”-CIS-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