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芳
受宏觀經濟下行、國際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2018年我國物流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但是,進出口貨物物流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來看,3月份,隨著供應鏈上下游經營活動的復蘇,物流業景氣重回50%以上擴張區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物流行業在過去幾年中通過兼并重組進行了結構優化,但是這一過程將繼續深化。在傳統國際物流業市場份額下降的同時,積極布局新興市場成為物流企業完成轉型的有效途徑和必做功課。
瞄準新興市場 積極拓展新業務
根據中國一帶一路網3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124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7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根據我國商務部資料,2018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6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6.4億美元,同比增長8.9%;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7721份,新簽合同額1257.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893.3億美元,同比增長4.4%。主要投向新加坡、老撾、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俄羅斯、柬埔寨、泰國和阿聯酋等新興國家和市場。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作為一家新三板掛牌的國際物流公司,金巴赫對自己的業務和遠景規劃有著清晰的定位,那就是立足本土攜手世界。伴隨著國家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入,積極拓展新興市場成為金巴赫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資料顯示,擁有國際物流背景的金巴赫,成立于1996年,并于2015年3月份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現主營三大業務,包括大宗項目貨物國際運輸(為海外建設承包商服務)、物流供應鏈管理(為跨國采購商服務)、傳統海運、空運、倉儲(為進出口貿易商服務)。主要產品為工程項目大宗貨物全球性運輸;一體化物流供應鏈管理;普通貨物進出口的海運、空運、陸運。
受國際大環境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影響,金巴赫在2018年的業績表現也不理想。根據公司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收雖然出現14.51%的增長,但是,公司的凈利潤卻出現同比下滑8.31%。
對此,金巴赫董事長徐正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業績下滑與國際大環境不無關系。“國際物流主要服務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近年來受國際大環境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國際貿易有下滑趨勢,很多貿易的利潤率也在下滑,作為國際貿易鏈條中的一環,國際物流的利潤空間也相應受到壓縮,甚至很多國際船務運輸公司處于破產重組的境地,航運業的標桿波羅的指數連續多年一直在低位徘徊。”
在徐正彬看來,危機也是機遇,市場總是以他無形的手推動著改變的軸承,逼迫企業做出相應的改變。“2006年中非領導人北京峰會期間,金巴赫公司就派出以董事長為代表的團隊參與了其中的很多商務對接活動,并在會后遠赴埃及,埃塞俄比亞等考察北非東非市場。公司先后承接了中國電工在斯里蘭卡的電站援建項目的物流業務,中冶集團內蒙設計院在印度的電站和煉油石化項目的物流業務;參與了中國電建集團在阿聯酋的輸變電站建設中的物流項目。公司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持續復制和建設美國公共海外倉模式,豐富和完善供應鏈管理業務,加強數字化技術創新和研發。近期公司計劃投資建設越南和柬埔寨海外倉,配合和服務于廣大走出去的中國企業。”
做好“一帶一路”上的搬運工、建設者角色
事實上,在國際物流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徐正彬,對行業把脈和整體走勢有著自己的清晰判斷。據了解,金巴赫早在2015年就意識到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及時在美國東岸籌建了海外倉,開辟了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業務,為廣大中小企業拓展美國的電商市場提供便利,豐富了公司的經營業態,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美國的公共海外倉在2016年獲評山東省商務廳牽頭組織的9家省廳單位的聯合評比中榮獲第三名。
而對于當前行業走勢,徐正彬表示,從宏觀上來看,世界物流行業正進入了一個分化加劇,兼并深化并向數字化智能化加快轉化發展的過程。
在徐正彬看來,物流業作為聯系國際貿易整個鏈條中的關鍵一環,電子數據和網絡傳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向縱深發展,從初期的EDI數據傳輸到供應鏈管理一直到最近興起的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概念,無不影響和引領著全球貿易的深刻變化。“各國的航運公司和物流公司都在這一些領域加大投入和研發,物聯網和區塊鏈領域正呈現千帆競發百花爭春的創新局面,中國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早期已落后于西方歐美國家,希望在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上能勇頭趕上。”
另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正在改變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倉儲管理和派送環節上的發展給人以日新月異的感覺,像美國亞馬遜的無人機派送管理和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和影響著物流行業的傳統模式和發展方向。”徐正彬表示,“金巴赫國際物流在全球118個國家有546個高效可信賴的代理網絡,我們在穩固發展歐美傳統市場的業務同時,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物流業務,踏踏實實的做好一帶一路上的搬運工,建設者角色。我們運輸的不僅是貨物,更是沿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友誼。”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