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云南冶金新立鈦業有限公司(簡稱“新立鈦業”)68.1%股權及相關債權擬以8.29億元的底價掛牌轉讓。轉讓方系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南冶金集團”),后者系中國鋁業(2.87-4.33%)集團下屬公司,本次轉讓擬退出新立鈦業。
值得注意的是,新立鈦業近期經營惡化,公司及全資子公司祿豐新立鈦業有限公司(簡稱“祿豐公司”)也殃及云南冶金集團控制下的云鋁股份。新立鈦業和祿豐公司去年下半年開始相繼減產停產,并于2018年四季度進行了人員分流安置,云鋁股份對兩家公司全額計提6634萬元。
大股東擬撤退
新立鈦業成立于1997年7月,注冊資本20.4億元,公司業務范圍包括鈦鐵礦采選(按采礦證上核準的區域和有效時限進行開采);高鈦渣、鈦白粉及其副產品、海綿鈦、鈦合金、鈦材、鈦粉、四氯化鈦、鹽酸、硫酸、次氯酸鈉的生產及自產產品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冶煉設備制造、安裝、維修。
股權層面,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南冶金集團”)持股68.1%,神特企業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持股26.18%,云南長城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昆明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0.72%。其中,云南冶金集團控股股東為中國銅業,后者系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新立鈦業以“以資源為龍頭,做大做強氯化鈦白粉產業,做精做深海綿鈦及鈦材深加工產業”為目標,打造集采選、冶煉、化工、鈦金屬深加工等為一體的鈦產業鏈。公司擁有采礦權5個、探礦權4個,國內鈦礦資源儲量約500萬噸,海外莫桑比克鈦鋯礦資源儲量超1億噸,探明可供開采的鈦鐵礦金屬量約7200萬噸、鋯石260萬噸、金紅石40萬噸、磁鐵礦5000萬噸。
公告顯示,項目掛牌價格為8.29億元,由股權價格1元及債權價格8.29億元組成。如本項目采取競價轉讓方式的,最終成交價格高于掛牌價格的部分計入股權溢價。截至2019年2月28日,轉讓方對新立鈦業的債權賬面值合計為52.19億元。本次轉讓的債權中不包含轉讓方對新立鈦業享有的抵(質)押權,產權交割后由轉讓方和新立鈦業辦理抵(質)押解除登記手續。
截至今年2月28日,新立鈦業及其兩家全資子公司涉及的訴訟案件121件,其中已判決生效的有110件,未判決的有11件,新立鈦業部分資產、賬戶已被司法查封、凍結、扣押(具體材料在標的企業處備查)。新立鈦業部分土地、房產、礦權、車輛等產權仍登記在昆明冶煉廠及新立鈦業名稱變更前的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名下。新立鈦業歷史上遺留問題包括原昆明冶煉廠破產移交新立鈦業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統籌金、鈦白粉項目建設120戶拆遷戶拆遷補償及14戶平房拆遷戶過渡安置、新立鈦業人員安置補償等,本次轉讓受讓方應承擔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涉及的全部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轉讓涉及職工安置。新立鈦業人員安置方案截至今年3月15日,新立鈦業及下屬兩家全資子公司現有在冊員工229人,其中現場維保人員88人,三期人員32人,醫療人員1人,內部退養人員108人。另有退休人員489人。
殃及上市公司
新立鈦業近兩年業績持續惡化。財報顯示,公司2018年、2019年前兩月,營收分別為1.08億元、0元,同期凈利潤為-3.14億元、-2.69億元。截至今年2月28日,資產總計為9.51億元,負債總計5.46億元,所有者權益為-4.5億元。
新立鈦業及全資子公司祿豐公司也殃及云南冶金集團控制下的云鋁股份。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云鋁股份與祿豐公司在業務合作期間共形成應收賬款6149.49萬元;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公司與新立鈦業在業務合作期間共形成應收賬款485.14萬元。兩家公司合計計提壞賬準備占云鋁股份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74.13%。云鋁股份稱預計無法收回,對兩家公司全額計提壞賬。
對于兩家公司所形成的應收賬款,云鋁股份稱宏觀經濟下行和新立鈦業及祿豐公司經營狀況變差是主因。公司表示在2018年下半年以來,以上兩家公司相繼減產停產,并于2018年四季度進行了人員分流安置,兩家公司的信用風險顯著提高,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以上兩家公司的應收賬款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
云鋁股份坦言,公司在2018年6月、2018年9月分別對以上兩家公司發出了三份催收函,并多次派專人到以上兩家公司催收,也請云南省國資委協調催收事宜,但也未收回上述應收賬款。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