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曉悅 許焱雄
現代電子煙自2003年誕生于中國,到如今已經16個年頭,正處于“青春期”的電子煙也迎來了其生長最快的階段。但是進入2019年,杭州、深圳等多地將禁煙令升級,加上央視315晚會的曝光,令電子煙受到了諸多質疑。不過青春期的電子煙有望在年內告別“野蠻生長”狀態。
目前,電子煙國標已經進入“正在批準”階段,有望在年內正式發布,行業將迎來洗牌。深圳市控煙協會副會長莊潤森對此表示:“除了對有毒物質的限制,還期待即將出臺的《電子煙》國家標準對商家的營銷宣傳做出限定,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搶灘千億元風口
年初資本密集涌入
對于煙草行業這么一個利稅萬億元,擁有3億消費者的巨大蛋糕,電子煙即便只達到10%的轉化率,市場利潤都能上千億元。
而最近一次和電子煙有關的是,據天眼查顯示,5月30日,浙江天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發生變更,僅新增了“電子煙”銷售(含網上銷售)一項。
煙油生產商創享國際華北大區總監高俊鵬表示,因電子煙結構簡單,門檻較低,目前市場確實涌入不少熱錢。
電子煙國標或年內出臺
行業迷霧待解
就在資本進入電子煙行業如火如荼之時,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央視曝光了關于電子煙存在的問題,稱其會釋放有害物質,危害吸煙者及被動吸煙人群健康,同時也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
專業煙油生產商,深圳昱朋科技的國際銷售總監王永中告訴記者,現在的電子煙都是小功率工作,已不具備甲醛產生的條件,幾乎不存在315晚會所說的甲醛超標情況。國盛證券研報則認為,電子煙與加熱不燃燒產品(HNB)工作原理并不相同,國內對電子煙監管的趨嚴,有望使HNB成為最佳替代品,HNB仍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315雖點名電子煙,但并非對新型煙草行業的全盤否定,仍應客觀看待新型煙草。
根據中國《煙草專賣法》規定,電子煙不在其規定的煙草專賣品種類之中,不屬于煙草制品,也不是醫藥產物,所以尚沒有部門出臺針對電子煙生產及銷售的具體監管和限制法律法規。
莊潤森告訴記者,目前電子煙整個行業目前還處于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與無安全評價的“三無”狀態,處于監管空白,除了對有毒物質的限制,還期待《電子煙》國家標準對商家的營銷宣傳做出限定。他表示,現在很多商家在宣傳中賦予了電子煙很多功能,比如宣揚無毒無害或者戒煙功能,但大部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無毒無害的說法很容易誤導青少年使用并染上煙癮。而戒煙的功能,若沒有醫務人員的幫助和控制,大部分人都無法成功戒煙甚至會加重煙癮。此外,在加熱中,電子煙零部件可能產生別的毒素,很多商家也未如實告知消費者。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顯示,《電子煙》國家標準制定計劃于2017年10月11日下達,目前項目狀態顯示為“正在批準”,按公示信息項目周期24個月計算,目前項目正式結束時間只剩下4個月左右,屆時中國電子煙生產流通將依據國家標準要求執行。
多家上市公司
布局電子煙產業上下游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近年中國出口的電子煙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電子煙的生產制造在中國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體系,使中國成為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地。
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煙主要包括兩大類,即蒸汽型電子煙與加熱不燃燒型電子煙。
目前,A股上市公司億緯鋰能是這類蒸汽型電子煙較大的受益者。其參股公司麥克韋爾近九成的電子霧化器產品直接出口歐美等海外市場,為奧馳亞等大型國際煙草公司供貨,2018年麥克韋爾實現營收34.34億元,凈利潤達7.85億元,億緯鋰能因此確認投資收益超過3億元。
同時,億緯鋰能也憑借其鋰電池技術介入電子霧化器鋰電池,并成為國際煙草巨頭如菲莫國際(PMI)等公司的電子霧化器鋰離子電池供應商。2018年,億緯鋰能用于電子霧化器的鋰離子電池凈利潤約為0.12億元,占當年凈利潤比例約為2.07%。
另一種類型的電子煙是加熱不燃燒電子煙設備(HNB),目前市場上的代表品牌是萬寶路母公司菲莫國際的IQOS。
自2014年起,A股上市公司盈趣科技就成為菲莫國際電子煙產品的二級供應商,為其提供IQOS品牌電子煙精密塑膠部件產品的研發及生產。2018年全年,盈趣科技以電子煙產品為主的創新消費電子板塊收入18.45億元,占總營收的66.39%。科森科技在2018年年報中也隱晦表示,公司新增某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品牌客戶,為其提供金屬支架等產品,產品于2018年下半年順利進入量產。
對此,對電子煙有深入研究的深圳君擇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研究總監萬軍表示,加熱不燃燒的電子煙,使用的是真的煙絲,而國內煙草是國家控制,要在國內銷售加熱不燃燒電子煙,必須抱緊煙草公司的大腿,去年8月勁嘉股份開始和中國煙草合作,等于拿到了通行證。
勁嘉股份近期公開表示,公司與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勁嘉科技和其子公司成立嘉玉科技,未來會承擔云南中煙所有的新型煙草煙具生產。年初至今,勁嘉股份股價走過一輪過山車行情,期間一度翻倍漲至16.86元/股,后回落至6月5日收盤11.12元/股,最終上半年漲幅為42.38%。
今年3月18日開始,wind推出“電子煙指數”,包含7只概念股,并在短短12個交易日上漲28.01%,同期滬指上漲3.87%,但進入4月以后,電子煙指數開始一路下挫,截止6月5日,相對最高點下跌近24%。
(策劃 王曉悅 許焱雄)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