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南
三峽新能源于日前宣布,其股份制改造圓滿完成,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該公司上市之路正式進入沖刺階段,其正在力爭年底具備A股IPO申報條件,2020年完成上市。
三峽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斌表示:“近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三峽集團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各股東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三峽新能源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緊緊圍繞‘深化國企改革和加強國企黨建’兩大任務,全力創新發展模式、管理模式,各項業務穩中向好,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據了解,三峽新能源下一步將持續深入推進“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未來發展目標為努力打造成為市場競爭有力、產業結構合理、資產質量優良、經濟效益顯著、管理水平先進,集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于一體的新能源集成開發企業。
完成股份制改造力爭盡快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三峽新能源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的第二主業戰略實施主體,承載著發展新能源的歷史使命,其前身是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2008年并入三峽集團;2010年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公司由全民所有制公司整體改制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底,三峽新能源通過北交所增資擴股,直至2018年3月,成功引入八家綜合實力雄厚的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峽新能源上述舉措背后,是三峽集團黨組明確將“新能源打造成為集團公司第二主業”的戰略定位,確立了建設“風光三峽”和打造“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目標。
而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大潮中,三峽集團為將三峽新能源打造成為“千億市值和千萬千瓦裝機規模的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目標,制定了“引戰—股改—上市”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八家投資者的引入,使三峽新能源實現了從單一股東向股權多元化、從國有獨資企業向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轉變,邁出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
更具深遠意義的是,三峽新能源此次不僅實現了引資,同時還實現了引智、引制和引治。
首先,在引入的八家投資者中,三家中央企業入資,構建起央企之間的資源協同。其次是兩家地方省屬國企入資,形成央地國企之間的業務協同。再次是三家民營控股的專業投資機構的進入,將在助力三峽新能源公司改制上市、股權和債權融資、資本運作等方面提供支撐。
此后的2018年10月底,三峽新能源正式啟動股份制改造工作,2019年6月底,召開股份公司創立大會并完成工商登記,圓滿完成股份制改造。
推進“風光三峽”和“海上風電引領者”新戰略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三峽新能源合并資產總額超845億元,并網項目裝機規模超1030萬千瓦,發電量超90億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近40億元。其裝機規模、盈利能力等已躋身國內新能源企業第一梯隊。
新能源發電產業是過去十年的投資熱點。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中國新增裝機中非化石能源比重從30%提高到70%,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從不足20%增長到30%。
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則表明,過去十年特別是2015年以來的四年,我國每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風電、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長勢頭非常明顯。2016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首次提出,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要達到50%,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一半的戰略目標,表明這一領域的市場空間廣闊。
作為三峽集團推進“風光三峽”和“海上風電引領者”新戰略的重要實施平臺,三峽新能源多年來按照三峽集團確定的總體戰略,大力推進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和海上風電,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探索推進光熱、增量配網、燃氣分布式能源、風電制氫等新業務。同時還投資了與新能源業務關聯度高、具有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效應的風機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基本形成風電、太陽能為主體,中小水電、裝備制造業為輔助,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不過,新能源發電行業以往十幾年的突飛猛進,也迎來發展拐點。業內形成的共識認為,行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原來的技術突破問題轉變為傳統的、單一的電力體制如何適應新能源市場的大規模開發應用的問題。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為了適應市場變化,三峽新能源積極推進業務結構調整,順利完成以投資為主到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專業公司的轉型,并堅持集中規模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并舉,重點向具有外送條件、平價上網的新能源基地和電網接入條件好、消納能力強的中東南部延伸。不斷加大資源獲取力度,快速調整擴充組織機構,實行“區域+要素”管理模式,先后設立12家區域管理機構,積極搶占優質資源。
特別是在海上風電開發中,創新前期工作方式,推動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_發。累計獲取海上風電資源超過1000萬千瓦,已形成“投產一批、建設一批、核準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
(編輯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