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確定推動制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
這為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再次吹來政策“東風”,有券商研報認為,運營全貨機的快遞企業有望獲益,目前,國內運營全貨機的上市企業包括順豐控股等,從全貨機數量來看,順豐控股在國內物流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這一政策,對加強國家級物流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提升國際物流競爭力,增強國際供應鏈能力將起到積極促進和推動。”順豐控股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
貨運能力存在短板
援引新華社消息可知,會議指出,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當前受疫情沖擊國際航空客運萎縮,導致客機腹艙貨運大幅下降,對我國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一要加強國際協作,暢通國際快件等航空貨運,對疫情期間國際貨運航線給予政策支持。鼓勵采取租賃、購買等方式增加貨機,支持貨運航空公司壯大機隊規模,發展全貨機運輸。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一視同仁支持各種所有制航空貨運市場主體發展,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支持快遞企業發展空中、海外網絡。二要完善航空貨運樞紐網絡。對貨運功能較強的機場,放開高峰時段對貨運航班的時刻限制。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等地區具備條件的國際樞紐機場實行24小時通關,提高安檢和通關效率。三要健全航空貨運標準體系,推動貨運單證簡化和無紙化,建立航空公司、郵政快遞、貨站等互通共享的物流信息平臺。加強清關、貨代、倉儲等物流服務。加強現有機場設施升級改造,完善冷鏈、快件分揀等設施。有序推進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建設。”
對此,安信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提及,受疫情影響,國內外航司大面積削減航班計劃,導致航空貨運運力嚴重不足。2019年底我國全貨機僅174架,占全部在冊飛機不到5%,從貨機運力、運營企業、貨運機場等要素來看,中國整體航空貨運體系較為薄弱,作為全球產業鏈最重要的世界工廠并未擁有與之匹配的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因此,打造全貨機的航空物流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的國際航空物流運輸通道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運營全貨機的快遞企業有望獲益。
“作為快遞物流企業,順豐將認真研究,抓住政策紅利機遇,不斷提升運營水平。”對此,順豐控股上述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順豐將開通更多國際航線
上述順豐控股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近期海外疫情的影響,許多國際航線取消或者調整。“今年2月13日以來,順豐快速布局多達13條國際航線,包括2條包機國際航線,全力保障進出口貨物運輸渠道暢通。目前,順豐每周執行20班,每周承運進出口貨量累計達5872噸。在未來的2個月內,順豐將繼續整合自有58架全貨機以及包機模式,以開通更多國際航線,保障國際供應鏈的暢通,協助企業復工復產。”
3月24日,順豐控股發布2019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速運物流業務實現件量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實現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1109.01億元,同比增長23.67%;實現總營業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
從國際業務來看,順豐國際標快、國際特惠業務覆蓋美國、歐盟、俄羅斯、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62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2019年順豐國際實現全美自營進口清關,并取得了報關代理資質和快遞操作中心資質,11月份順豐日本JV公司獲取了清關牌照,優質的資源保障了順豐國際向客戶提供快捷無憂的服務能力。順豐航空擁有5條自營國際航線,包括2019年新增的無錫-哈恩及深圳-德里B747航線等。此外,2019年8月份順豐還聯合Flexport推出端到端的國際海運服務,產品覆蓋范圍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運往至美國全境和歐洲主要港口,共同助力中國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編輯 孫倩)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