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所屬業務已不是公司營收主要來源
首先分析一下螞蟻集團的收入來源。
可能多數人會認為支付業務是螞蟻集團的主要營收來源,因為支付寶可能是普通人生活中接觸非常多的螞蟻集團產品。
支付業務的確曾經是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但如今這個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公司收入來源由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和創新業務及其他三大業務構成。
2020年1-6月,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營收260.11億元,占總營收35.86%;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營收459.72億元,占總營收63.39%;創新業務及其他營收5.44億元,占總營收0.75%。
也就是說,如今螞蟻科技營收主要來源于數字金融科技平臺這一項,占比超過六成;而支付寶所屬的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則位列第二,已經不再是螞蟻集團的首要收入來源。
對比此前數據可知,2017年時,支付寶所歸屬的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占整體營收五成以上。而隨著公司發展,這項業務占比逐年下降,已經不再是螞蟻集團的首要利潤來源。
花唄、借唄成賺錢機器
那么如今螞蟻集團營收主要來源“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業務具體是什么呢?
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主要由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和保險科技平臺三大部分組成。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營收285.86億元,占總營收39.41%;理財科技平臺營收112.83億元,占總營收15.56%;保險科技平臺營收61.04億元,占總營收8.42%。
通俗來說,微貸科技平臺的代表業務就是大眾熟知的花唄、借唄業務;理財科技平臺代表業務是余額寶、余利寶業務;而保險科技平臺的代表業務則是相互寶業務。
由此可知,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業務收入占螞蟻集團總收入超過六成,而這其中微貸科技平臺營收占比最高,達到接近四成。
所以說花唄、借唄是螞蟻集團的營收主力并不為過。
超過7億人使用螞蟻數字金融服務
螞蟻集團在招股書中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在公司平臺上使用過一種或多種數字金融服務的用戶達到7.29億人。
目前,微貸科技平臺業務規模達到消費信貸17320億元;小微經營者信貸4217億元。和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達到約100家銀行。理財科技平臺資產管理規模達到40986億元,與約170家資產管理公司合作。而保險科技平臺中保費及分攤金額達到518億元,約和90家保險機構達成合作。
微貸科技平臺
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約5億用戶通過微貸科技平臺獲得消費信貸。此外,截止至今年上半年花唄用戶平均余額約為2000元;借唄日利率約為萬分之二。
微貸科技平臺中的主打產品即為花唄和借唄。用戶使用花唄、或者借唄的整個流程中,金融機構除了負責發放貸款、做出信用額度決策外,還將支付給螞蟻集團一筆技術服務費。
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螞蟻集團促成消費信貸余額總計17320億元,其中98%的信貸余額由金融機構合作伙伴實際進行貸款發放。
除了消費信貸業務外,微貸科技平臺業務還包含小微經營者業務。所謂小微經營者,實際上就包括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中的商家,以及使用支付寶的線下商家。
這項業務旨在為小微經營者提供金額較小、無擔保、期限靈活、低利率以及可及時放款的貸款業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小微經營者貸款日利率約為萬分之一,有超過2000萬小微經營者用戶獲得信貸。
同樣,螞蟻集團在這項服務中以收取金融機構以及聯營公司網商銀行的技術服務費作為營收來源。
理財科技平臺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有超過5億用戶借助公司理財科技服務平臺進行投資;約有170家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6000多種理財產品,涉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銀行以及證券公司。
余額寶和余利寶是螞蟻集團理財科技平臺的主要產品之一。類似余額寶,余利寶是面向小微經營者的現金管理服務產品,可每天自動將小微經營者現金轉入貨幣市場基金賺取收益。
另一個屬于理財科技平臺的產品則是“大理財”,是一個提供理財產品的線上平臺。產品涵蓋了債券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固定期限類產品;銀行定期存款和其他產品等。
在整個理財產品體系中,螞蟻集團主要作為資管合作伙伴的“助力者”角色,主要負責理財產品篩選、投資者管理以及提供智能投顧服務。而資產管理合作伙伴則負責產品設計、交付以及同螞蟻集團平臺投資者互動溝通。
保險科技平臺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已有超過5.7億支付寶用戶通過公司平臺投保或受保,或參與了互助項目相互寶。此外,螞蟻集團已與約90家保險合作機構合作,推出超過2000種產品,并且目前平臺促成的保費及分攤金額達到518億元。
保險產品主要以壽險、健康險和互助項目以及財險為主。曾一度引發較高關注的“相互寶”互助項目已累積超過一億會員,2019年每個會員平均分攤費用為29元。
保險產品服務流程中,螞蟻集團提供獲客渠道,同時和保險合作伙伴一起進行產品設計、承保以及理賠環節;而保險合作伙伴則獨立負責產品交付以及償付環節。
支付業務依然強勁
雖然今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營收大頭成為數字金融科技,但以支付寶為代表的數字支付業務仍然強勁。
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螞蟻集團平臺處理支付交易規模已達118萬億元;此外,國際總支付交易規模也達到6219億元。
“服務費”是收入主要來源
無論是支付寶作為代表業務的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還是花唄、借唄作為代表業務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螞蟻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各種“服務費”。
首先,數字金融科技平臺這塊業務主要以技術服務費的形式為螞蟻集團提供營收。
具體而言,微貸科技平臺業務中,螞蟻集團依靠金融機構等合作伙伴獲得相應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術服務費,這項收入因此與促成的消費信貸及小微經營者信貸余額相關;
理財科技平臺業務中,螞蟻集團主要按照公司平臺促成金融機構合作伙伴實現資產管理規模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術服務費;
保險科技平臺業務中,螞蟻集團則主要按照金融機構合作伙伴相應收取保費的一定百分比獲得技術服務費,或者按照相互寶項目參與用戶支付的分攤金額的一定百分比獲得技術服務費。
其次,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方面,招股書稱公司這項業務主要收入來自在國內商業交易中,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臺收取交易服務費;同時,對跨境商業交易收取交易服務費產生收入;還就金融交易及個人交易收取費用。此外,螞蟻集團開始從商家服務獲取收入,但具體數額并未透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