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運行3年后,阿里新物種最終揭曉。9月16日下午,阿里巴巴旗下首個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犀牛智造工廠同期正式投產,補齊了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制造板塊。從服裝產業切入、專接小訂單、實現定制服裝批量化生產,成為這家樣板工廠的最大亮點。
揭開犀牛工廠面紗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犀牛智造工廠里看到,與傳統服裝廠女員工居多的情況不同,這里產線上的男員工比例明顯占優,原因是此處80%的員工為工程師。
操作臺上,各種機械臂有序忙碌著,一旁的產線可視化監控平臺里顯示著訂單的即時數據。其中,大單與小單分別占比20%和80%,平均生產周期只有6.2天。所有的物料傳輸都通過AGV(智能搬運機器人)設備傳輸,經過后臺系統的檢測和匹配,可以做到傳輸過程的完全無人化。
犀牛首創的棋盤式吊掛懸在頭頂,通過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可將吊掛衣架自動分配至相對空閑的工位,改變了過去服裝工廠吊掛單向流轉容易擁堵的問題。每塊面料都有“身份ID”,進廠、裁剪、縫制、出廠可全鏈路跟蹤;產前排位、生產排期、吊掛路線,都由AI機器作出決策。以往需要清點物料和檢查排期才能確定的工期,在這里可以一鍵得到回復。
工廠的另一特點是“技隨人走”,可以靈活地安排工人從事相似的工序。每個人的生產效率可以隨時監測并顯示在大屏上,就像股票的多股同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個人檔案存有工作的效率數據,就像駕駛證,未來工人可以在犀牛智造的任何工廠持證上崗。”
據悉,犀牛智造工廠是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平臺打造的一個樣板工廠。相較其他工廠,犀牛智造工廠能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高度數字化的犀牛智造工廠,能承接更多個性化、小規模的訂單,同時又能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在試點運營2年多的時間里,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提供生產服務。
選擇從服裝業切入
率先從服裝產業切入新制造,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是一個謹慎的選擇。
阿里巴巴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坦言,在考慮新制造的行業選擇時,市場大、痛點深、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更有優勢,成為團隊重點考量的三大因素。經過多番調查后,阿里巴巴決定從服裝行業切入。“服裝行業有特殊的時尚屬性,但產品的生命周期較短、浪費突出。有數據顯示,商家每年因庫存造成的浪費達到全年銷售額的20%至30%。此外,服裝也是阿里巴巴平臺最大的銷售類目,我們有機會利用平臺數據進行消費洞察,并加以精準的開發和設計。”
伍學剛同時表示,阿里巴巴做新制造并非只做服裝行業,相似類別的箱包、鞋帽等無論在時尚屬性還是消費方式等方面都可以借鑒,所以也會是阿里巴巴新制造未來拓展的方向。
“阿里巴巴進行新制造,不敢輕言賦能,首先要踏實深扎進去,先把技術做透做深。”伍學剛透露,犀牛智造工廠是工廠,更是試驗田,通過建設這樣的物理場所去研發系統和算法,在產業端優化其效果,未來在合適的時候再對外開放和共享。
經過3年的“關門打磨”,在需求側,犀牛工廠已經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從淘寶天貓、社交資訊、潮流趨勢等大樣本中,洞察出消費需求,向品牌商提供“該款式下個月能賣出多少件”級的銷售預測建議,指導品牌商生產爆款產品;在供給側,借助自研柔性制造系統及物聯網布局,工廠可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
押寶智能制造賽道
如今,智能制造已引發各大互聯網平臺的高度關注。位于北京亦莊的小米智能工廠第一期已投產,是擁有全自動化生產線、能夠年產百萬臺高端手機的“黑燈工廠”。此外,該工廠還將承擔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預研,智能設備研發,全自動化生產線研發等任務。京東工業品通過“墨卡托”工業品標準商品庫、工品匯APP、京東工業品智能零售門店等,加速工業互聯網在供應鏈端的落地。
阿里巴巴實踐新制造,則是從2017年開始投入研發,2018年3月在杭州建立1座新制造工廠,2020年9月正式面世。
在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看來,一些制造業轉型試點的結果是最終形成數據孤島,因為每條產線的改造時間、改造工程服務商不同,需要找出一個可以系統性解決問題的模式。在服裝領域,犀牛智造創造了一個系統解決問題的樣板,而且這個樣板是可以復制的。
毛光烈認為,從智能制造的角度看,犀牛智造最有價值之處在于把服裝工業的工藝、技術、經驗、知識全部數字化或軟件化,變成可以復用的,從而實現邊際成本下降甚至趨零,這比改造一家工廠的意義更大,而且以后的價值會更高。
天風證券分析師表示,阿里巴巴推出智能工廠平臺是對工業互聯網的高度重視,通過智能工廠幫助淘寶商家實現數字化升級,讓工業互聯平臺不斷下沉,長期看好工業互聯網發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