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也是互聯網物流服務平臺貨拉拉面臨的窘境:一邊是頻頻重拳出擊,配合警方打擊網絡黑產,破獲外掛窩案,一邊卻是外掛黑色產業鏈依然活躍。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有針對貨拉拉的搶單模式開發的各種外掛工具,正在多個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以及貼吧等渠道叫賣。而對于貨拉拉封禁外掛賬號的嚴打,網絡黑產也隨之“技術進化”,有賣家力推“軟件+手機”一體的搶單系統機,聲稱“中單率90%以上”,并且“0檢測,0封號”。
這引發了不少貨拉拉司機的質疑和焦慮:如果這種外掛導致即便交了會員費也總是接不到單,自己是否應該鋌而走險,也買個外掛試試?
“外掛的使用在互聯網經濟中是常見的一種破壞公平競爭的違規行為。”對此,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無法有效治理此類外掛,將會導致平臺生態進入惡性循環,不利于平臺長久發展。
賣家聲稱“0檢測,0封號”
“交了會員費,訂單看到搶不到。”在貨拉拉的百度貼吧,有司機如此表示。底下很快有人回復:“都被用外掛的搶了”。留言里出沒的還有另一撥人:“我能搞定”“搶單輔助了解一下”。
事實上,在多個電商或社交平臺上,都可以發現許多出售貨拉拉搶單外掛的賣家蹤跡。外掛類型多樣,有輔助類軟件、手機外置輔助設備,也有所謂的搶單系統機等。賣家們多會要求私聊或者微信聯系。一位成都的貨拉拉司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還在貨拉拉APP的接單頁面上看到有人通過訂單備注向司機們兜售外掛并留下聯系方式。
記者隨后添加了該外掛賣家的微信,對方力推一款叫價1880元的“手機+軟件”的5G系統機,稱除了附帶一個搶單系統,手機也可以正常打電話、上網。在其展示中,系統機可以設置自動搶單、自動刷新、搶單不讀秒、車型配置、金額和收貨地址等。賣家聲稱使用該外掛中單率在90%以上,“搶不到單的聯系我”“我們是有售后(服務)的”。
(外掛賣家聲稱貨拉拉根本檢測不到作弊系統)
而對于用搶單外掛是否會被封號的疑問,該賣家再三表示,其所售系統機的外掛為手機自帶,貨拉拉目前的外掛檢測系統無法監測到。“0檢測,0封號”“我們都賣了幾年了,從來都沒有被封過。”
對于此類搶單外掛,在對外的公開發聲中,貨拉拉一直都強調“零容忍”態度,并提醒司機們不要使用。
11月23日,貨拉拉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貨拉拉一直配合警方嚴厲打擊外掛等黑產行為,并一直迭代產品對使用外掛的行為進行監測,目前對外掛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9.9%,絕大多數外掛在貨拉拉平臺并無任何作用,我們一直提醒司機切勿上當受騙。”
該人士還表示:“貨拉拉平臺月活躍司機達到48萬,司機的持續活躍充分證明平臺價值,個別司機的言論并不能代表主流意見。”
雖然公司的態度很強硬,但從目前各大網絡平臺上的搜索結果也可以看到,針對貨拉拉的外掛黑產仍相當猖獗,而司機的需求也依然旺盛。外掛禁而難止的背后,平臺的會員政策和評價體系備受司機們詬病。
平臺評價系統被指不合理
貨拉拉采用的是司機搶單模式,但怎樣才能搶到單,一直令不少司機感到困惑。
據了解,貨拉拉評價司機共有四項指標,分別是行為分、拒單率、準點率和評分,這些指標也都會影響搶單成功幾率。
有司機反映,平臺存在“一刀切”的不合理扣分。如有司機稱,有客戶在訂單里把裝貨地和卸貨地的地址下反了,其客氣地跟客戶商量先取消。但客戶取消了訂單,還是把拒單率算在了自己頭上,申訴也沒用。另外,在黑貓投訴上,記者也看到,有不少司機投訴貨拉拉平臺“隨意”扣分,導致自己無法搶單提現。
另一方面,貨拉拉針對司機采用會員制并設定了不同的會員級別,會員級別越高,搶單權益越高。不同地區因市場行情不同,各會員級別對應的會員費不同。在百度貨拉拉吧,有司機曬出了今年10月23日貨拉拉會員購買提價之后其所在地區的會員費:所有車型初級、高級和超級會員的購買價格分別為299元、549元和899元。
不盡合理的評價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讓司機選擇“鋌而走險”,開始尋求所謂“搶單神器”的幫助。而對別人用了“搶單神器”導致自己總是搶不到單的擔心,也讓更多司機在外掛賣家的誘導下加入了這一行列。
或影響平臺長遠發展
在貨運和網約車行業,類似“刷單”“搶單神器”之類的龐大黑產,一直隱藏在水面之下。
“從普遍存在的游戲外掛,到已經得到徹底封禁的各類搶票App,再到目前貨拉拉的搶單外掛,外掛的存在擾亂了市場秩序,形成逆向淘汰,使得只有使用外掛才能獲得競爭力。”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外掛的出現使很多訂單不會被非外掛使用者看到,出現了平臺單量少的假象。可見單量少的平臺是無法對有效運力產生吸引力的,運力會轉向其他平臺。平臺無運力支撐,無法加速擴展訂單業務,業務發展受限。導致平臺供需關系進入惡性循環。另一方面,不用外掛的人比用外掛的人單位時間內能搶到的訂單少,導致了收入差距增大,收入差距增加會使有意愿使用外掛的人增多,進而導致使用外掛的人更多。
“外掛的發展讓平臺整體發展受到制約和限制。除此之外,外掛銷售人員在系統的發單平臺上發廣告單,在平臺訂單系統中露出,對平臺的信譽造成損傷,也會影響平臺后續的發展。”該業內人士說道。
對于“搶單神器”之類的外掛為何屢禁不止的問題,胡麒牧認為:“從經濟基礎來看,供給不足往往是產生外掛的動因;從技術上看,缺乏維護和更新,存在漏洞的系統,給了外掛可趁之機。”
“盡管有些領域的外掛和系統補丁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交替出現,似乎不能根治,但我們也應當看到金融系統、高鐵購票系統現在就不存在外掛了,說明消滅外掛是可以實現的。”胡麒牧表示,“主要是從三個方面發力:一個是從技術上堵住系統漏洞,加強系統的維護和更新;二是從經濟基礎上加大供給,緩解供需矛盾;三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使用外掛的違規成本。”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