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繼《人民日報》發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評論之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商務部出臺了社區團購新規。3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十薈團等5家社區團購企業立案調查,并依法公開處罰結果。
十薈團被處以150萬元頂格罰款
3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2020年下半年,部分社區團購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大量開展價格補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根據價格監測線索,先后對五家社區團購企業涉嫌不正當價格行為立案調查,其中,包括北京十薈科技有限公司(十薈團),被處以150萬元頂格處罰。
據悉,十薈團等企業被處罰的原因為: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二)項規定。
同時,十薈團等企業在行業內影響力較大,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和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其違法行為造成的影響被互聯網的規模效應、網絡效應迅速放大,覆蓋面廣、危害后果較為嚴重。而企業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
對此,市場監管總局對其作出了頂格罰款,希望達到查處一批案件、規范一個行業、凈化一個領域的目的。
“已收到市場局的行政處罰通知。”針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處罰,十薈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回復稱,十薈團已經在第一時間組建了專項小組,針對所涉問題進行自查,進行全面整改。并表示十薈團將嚴格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在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體驗的同時,全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低價競爭”模式倍受詬病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有3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伴隨著阿里巴巴、美團等巨頭的涌入,試圖通過價格戰跑馬圈地的社區團購企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早在2020年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率先行動,向阿里、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傳達《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對平臺如何強化合規經營進行解讀。告知書強調,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并因此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合法權益;尤其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
兩天后,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互聯網巨頭不應惦記著幾捆白菜。
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更是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對社區團購提出了“九不得”的經營“紅線”,強調互聯網平臺企業要嚴格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不得低價傾銷、價格欺詐;不得實施商業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利用技術手段損害競爭秩序,妨礙其他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等“九不得”。
“采用行政指導方式給社區團購領域現存的低價傾銷等濫用自主定價權、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劃‘紅線’,非常明確體現了監管的態度,也給相關企業‘警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九不得”出臺無疑是場“及時雨”。
與此同時,2020年12月中下旬,市場監管總局直接對5家社區團購企業立案調查。2021年3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公開對上述社區團購企業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頂格罰款,對違法企業形成有力震懾,有效促進企業整改。
“政府監管起到一定的作用。”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社區團購企業燒錢補貼的強度明顯減弱了。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九不得”政策出臺后,對社區團購企業有一定威懾力,不過,興盛優選、十薈團等新老玩家則通過向用戶派發各類紅包的方式拉新促活,被視為代替低價競爭的重要手段。
然而,紅包需要好友助力、使用受限等情況讓很多消費者對于社區團購企業這一“低價”策略望而卻步。
蒙慧欣表示,社區團購企業突圍不僅要靠性價比以及服務優勢,還得靠強大的供應鏈、完善的售后體系以及末端配送優勢才能獲得長久發展。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17:28 | 鉑科新材:公司惠州新型高端一體成... |
17:28 | 彩虹集團: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長飛光纖: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400... |
17:28 | 常青股份:公司尚未開始股份回購 |
17:28 | 超捷股份: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7:28 | 馳宏鋅鍺: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 |
17:28 | 春秋航空: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71180... |
17:28 | 慈文傳媒: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7:28 | 戴維醫療:關于全資子公司申報醫療... |
17:28 | 甘肅能化: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公牛集團:公司尚未開始實施回購 |
17:28 | 古越龍山:公司暫未實施股份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